玉米入药?揭秘玉米在中药里的神奇功效

一归堂 2025-05-01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去菜市场买玉米时,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卖玉米的阿姨总把金灿灿的玉米须仔细编成辫子,我打趣说这能当茶喝吗?没想到她眼睛一亮:"姑娘懂行啊!这玉米须可是老中医眼里的宝贝!"

这话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咱们天天啃的玉米棒子,在中药铺里居然藏着这么多门道?查了资料才发现,从玉米须到玉米芯,从新鲜嫩芽到晒干颗粒,这个遍地都是的农作物,原来浑身都是"药引子"。

【玉米须:被扔掉的利尿黄金】 老辈人常说"一根玉米须,气死名医",可不是开玩笑,《民间草药志》里早有记载,这不起眼的棕丝能利水消肿,去年邻居王婶腿脚浮肿,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晒干的玉米须,现在超市卖的玉米须茶包,其实就是把传统智慧包装成了现代养生品。

科学研究表明,玉米须含黄酮类、多糖等活性成分,确实有利尿降压的作用,做法也简单:取50克洗净的玉米须,加水煮15分钟,代茶饮用,不过要提醒的是,体质虚寒的人别长期喝,就像西瓜霜虽好也不能当饭吃。

【玉米芯:脾胃调理师】 每次啃完玉米剩下的淡黄色芯,在中药房里可是正经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过,玉米芯能"止泻利湿",现在中医院开健脾祛湿的方子,常会配上炒焦的玉米芯。

我妈就常用玉米芯煮水治小儿积食,方法特别接地气:3-5个玉米芯掰成小段,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炖20分钟,加点冰糖调味,小孩子喝这个比吃药痛快多了,还能缓解夏季暑湿引起的腹泻。

【玉米粒:五谷里的药食同源】 新鲜玉米粒被称为"珍珠米",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记得小时候发烧,奶奶总会煮碗玉米粥,说"吃下去发发汗",现在才知道,这普通食材含有叶黄素、谷胱甘肽等抗氧化成分,对保护视力和延缓衰老真有帮助。

不过要论药用价值,还得是老熟后的玉米,去年秋收时特意留了几穗自然风干的玉米,中医朋友说这种"陈玉米"才是调理脾胃的好材料,用文火炒至微黄,再煮成糊糊,对慢性胃炎有辅助疗效。

【玉米芽:藏在胚芽里的营养库】 最让人意外的是玉米芽!就是玉米发芽后那嫩黄的小尖尖,农科院的朋友说这堪比天然维生素丸,富含多种氨基酸和活性酶,中医用它来治疗食欲不振,特别是小孩不想吃饭时,用玉米芽炒蛋既美味又开胃。

现在有些养生馆推出"玉米三宝茶",就是把玉米须、芯、芽按比例搭配冲泡,我自己试过,清香中带着谷物的甜香,比奶茶店的爆款健康多了,不过要记住,再好的养生茶也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说到底,玉米这位"药食同源"的老朋友,既能端上餐桌当主食,又能摆上药柜治小病,下次煮玉米时,可别急着把须子芯子全扔了,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就藏在这些最朴实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