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嘴巴干得像沙漠,舌头红得冒火,吃饭不香还经常便秘,去看中医才知道是"脾阴不足"在作怪,老中医说这毛病现代人十有八九都中招,特别是压力大、熬夜多、爱吃重口味的朋友,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调理妙方,今天就给大家唠唠那些藏在厨房和药房里的补脾阴宝贝。
要说补脾阴的头号功臣,当属家家户户都有的铁棍山药,这白花花的家伙可不只是主食,它性平味甘,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脾阴,就像给干燥的脾土浇灌清泉,记得小时候母亲总在秋天蒸山药泥,加勺蜂蜜拌匀,说是"秋燥克星",现在想来,那绵密的口感里藏着修复脾阴的大智慧,不过要提醒各位,山药皮上的毛刺容易过敏,削皮时记得戴手套。
莲藕排骨汤里的主角不只是补钙,更是养阴高手,新鲜莲藕生吃清热,熟食就能转性补阴,尤其适合熬夜后口干舌燥时煮汤喝,广东人爱用的鲜莲子更是一绝,剥开翠绿外衣露出的白胖家伙,既能健脾又能养心阴,夏天煮银耳羹时抓一把,比任何凉茶都解暑气。
说到滋阴圣品,不得不提铁皮石斛,这生长在崖壁上的仙草,泡水后浮现的胶质就像给脾胃敷面膜,记得去年连续加班口腔溃疡,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石斛,配着麦冬煮水喝,三天就见效,不过野生石斛贵如黄金,普通家庭用石斛花泡茶也是极好的选择。
药店角落里常被忽略的麦冬,其实是平民补阴药,这不起眼的小根块,泡水后甜味沁心,最适合办公室久坐族当茶饮,它和枸杞是绝配,各抓一小把焖泡,专治盯着电脑太久的眼睛干涩和嗓子痒痛,但麦冬性寒,手脚冰凉的虚寒体质要少喝。
北方朋友可能不熟悉的沙参,其实是煲汤的秘密武器,北沙参偏润肺,南沙参侧重补脾阴,和老鸭一起炖汤时放几片,汤色清澈却醇厚,喝完整个喉咙都滋润,记得选表面有皱纹的优质货,硫磺熏过的光滑得很,千万别买。
玉竹这名字听着像竹子,其实是种中草药,它和猪肉一起焖煮最能发挥功力,肉吸收了药性变得软烂,汤汁浓稠却不腻,特别适合大病初愈没胃口时开胃,老人小孩都能吃,但注意玉竹质地硬,要先煎半小时再下其他食材。
百合不是只有情人节才能派上用场,新鲜百合掰成瓣煮小米粥,睡前喝一碗安神又养阴,干百合更适合炖冰糖,对付秋季燥咳比止咳糖浆还管用,不过市面上很多硫磺百合,挑的时候看色泽自然带黄的才靠谱。
最后说个冷门的黄精,九蒸九晒后的制品甜如蜜饯,这味药最神奇,既能补脾阴又能益肾精,早晚含两片慢慢嚼,比吃保健品实在,但新鲜黄精有麻舌感,必须炮制过才能吃,别贪新鲜乱尝试。
这些宝贝药材大多姓"平和",但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天天猛补,脾阴亏到严重程度,比如长期腹泻、消瘦乏力,还是要找大夫开方子,平时把这些食材变着花样吃,就像给身体做保养,坚持下去自然会感受到变化,记住万物皆需平衡,补阴的同时适当吃点陈皮、砂仁这类理气药,才不会越补越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