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越凉,后台总有人催着写点"暖身子"的干货,要说这季节最配的养生CP,那必须是温补中药和蜂蜜这对黄金搭档!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加上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透它。
先说说为啥秋冬特别需要温补,这时候阳气内敛,人体就像个保温瓶,外面冷里面热,要是光顾着加衣服保暖,里面的"火"没养好,整个人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看着暖和实则虚得慌,这时候就得靠温补中药给身体添把"底柴"。
像人参、黄芪、当归这些常用药,个个都是补气血的小能手,但直接煎药喝?现代人哪受得了那个苦!我试过把人参片泡水,结果喝两口就想撂挑子,后来发现加点蜂蜜,立马就像换了个口味——苦味被压住了,还多了层花香,连我妈这种挑剔的人都夸好喝。
说到蜂蜜,可不只是调味这么简单,中医认为它既能润燥又能调和药性,相当于给猛药加了层缓冲垫,拿枸杞原浆来说,单独喝容易上火,但调上一勺槐花蜜,不仅护了嗓子,吸收率还能提高两成,去年冬天我天天喝这个,感冒次数都变少了。
最妙的是这两种食材的互补性,温补中药偏燥,蜂蜜正好滋阴润燥;中药味道冲,蜂蜜负责调和口感,就像做红烧肉要放冰糖,这两者搭配起来就是养生界的"糖色反应",有次看中医书才知道,古方里很多膏方都会加蜂蜜收尾,既能防腐又能挂旗,这智慧真是绝了。
具体怎么搭配大有讲究,如果是气虚体寒的,建议用党参配枣花蜜,党参补中益气,枣花蜜性温,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人,做法也简单:党参煮水放凉到40度,加两勺蜂蜜搅匀,记得水温不能太高,不然蜂蜜里的酶就全死了。
女性经期后调理可以用四物汤加蜂蜜,当归、川芎这些活血药本来就够呛,但加蜂蜜不仅能护胃,还能缓解头晕症状,我同事小王每次痛经都这么喝,她说比单纯吃药管用多了,脸色也没那么蜡黄了。
小孩咳嗽可以试试枇杷叶炖蜂蜜,枇杷叶刷干净毛,煮水过滤后调蜂蜜,比止咳糖浆温和多了,去年我家娃咳嗽就是这么治好的,关键是孩子不抗拒,当甜水似的咕嘟咕嘟喝。
不过这里要划重点:痰湿体质的人要悠着点,有次邻居李哥看我喝得欢,也跟着炖了一大罐人参蜂蜜饮,结果第二天舌苔厚得像抹了猪油,这类人更适合先用陈皮祛湿,再加蜂蜜调和。
糖尿病人和一岁内的宝宝千万别碰蜂蜜,这点千万记住,去年诊所就有个大爷,血糖高还偷喝蜂蜜炖雪蛤,结果直接送急诊了,还有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的事,新闻上都报过好几回了。
最后教大家个懒人法:把西洋参粉和蜂蜜混匀封存,每天挖一勺冲水,这法子救了多少上班族!我办公室抽屉常年备着,加班熬夜来一勺,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
说到底,养生不是吃仙丹,而是细水长流的习惯,温补中药配上蜂蜜,就像给身体开了间恒温房,外面北风呼啸,里头暖烘烘的,这个冬天,不妨从一杯温热的蜂蜜中药饮开始,让传统智慧真正惠及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