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黄水疮反复流脓别怕,这些草药帮你搞定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后台好多宝妈留言说孩子头上长了"黄水疮",又痒又疼还冒黄水,去医院开了药膏好不容易结痂,过几天又反复,其实这种小毛病咱们老祖宗早就有办法对付,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怎么用中药根治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先搞懂黄水疮是咋回事 这病在西医叫脓疱疮,专挑抵抗力差的小孩下手,刚开始可能是蚊子包大小的红点,孩子抓破后就开始淌黄水,水流到哪里新疹子就长到哪里,像撒了种子似的,中医看来这就是湿热毒邪在皮肤上作怪,特别是南方潮湿地区的孩子更容易遭殃。

中药内服调理是关键 别以为只是外用药就能好,体内湿热不除就像定时炸弹,我认识的一位老中医常用这个经典方子: 金银花15克(消炎高手) 野菊花10克(清热解毒) 茯苓10克(祛湿利水) 白术6克(健脾除湿) 生甘草3克(调和药性) 每天煎水当茶喝,小孩子剂量减半,喝个三五天,你会发现孩子舌苔没那么厚腻了,小便也变清了,这都是湿热在往外排的信号。

外治才是真本事

  1. 新鲜马齿苋捣烂敷患处 这可是民间秘方,早上去菜场买一把嫩马齿苋,洗干净捣成泥,直接敷在破溃的地方,刚敷上会有点刺痛,过会儿就凉丝丝的舒服,记得用纱布固定,一天换两次,三天就能看到黄水流得少了。

  2. 青黛粉+香油调糊 药店买现成的青黛粉,拌上家里炒菜的香油,搅成糊状抹在疮口,这招特别适合晚上睡觉前用,第二天起来会发现痂壳软了,清洗时特别容易脱落,注意别涂太厚,薄薄一层刚好吸收。

  3. 黄连素片碾碎外敷 把黄色的小药片用勺子压成粉,直接撒在流水的伤口上,刚开始会有点蛰,但很快就能止痒,这个方法应急特别好,出门在外没条件煎药时最管用。

护理细节决定成败 很多家长踩过的坑我都帮你们试过了: × 别用手挤脓包!感染到血液就麻烦了 √ 剪短孩子指甲,睡觉戴手套防抓挠 × 不要用碘酒刺激伤口 √ 温水清洗后一定要擦干褶皱处 × 忌口不是不吃荤,而是少吃芒果荔枝 √ 多吃冬瓜薏米粥这类祛湿食物

预防复发有妙招 每年春夏之交,给体质差的孩子煮"四神汤":茯苓、山药、芡实、莲子各10克,每周喝两次,平时用艾叶水泡澡,特别是爱出汗的部位多搓洗几下,学校里发现同学有黄水疮,赶紧让孩子穿长袖隔离,这病传染性比感冒还厉害。

特别提醒 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5度,疮口周围红肿发烫,千万别硬扛,这种情况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入血,必须马上去医院,中药调理期间出现皮疹增多也别慌,这是湿热外排的正常反应,只要孩子精神好就继续观察。

最后说个真事,去年邻居家双胞胎都得了这个病,医院开的抗生素药膏越用越严重,后来用我奶奶传下来的紫草油配方(紫草泡香油),配合上面说的内服方,一周就结痂了,老法子看着土,但对付这种顽固皮肤病还真有两把刷子,家里有小宝贝的赶紧收藏,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