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黄疸中药图片大揭秘!这些草药竟是退黄高手?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开头引入:
最近后台总有人问:“宝宝黄疸反复不退怎么办?”“大人皮肤发黄是不是肝有问题?”其实啊,黄疸这事儿说大不大,但拖久了真让人心慌,今天咱们不聊西药,专门挖一挖老祖宗留下的“退黄秘方”——那些年被忽视的治黄疸中药,个个都是隐藏的实力派!(文末附高清药材图,记得收藏)


黄疸是什么?一张图看懂它的本质

说白了,黄疸就是身体里的“黄色毒素”堆积了,中医叫它“黄疸”,西医叫“胆红素代谢异常”,小孩新生儿期常见,大人也可能因为肝炎、胆囊问题或熬夜酗酒突然“变黄”。

  • 关键信号:眼睛发黄、尿黄如茶、浑身乏力。
  • 中医怎么看:湿热淤积(像下水道堵塞,胆汁排不出去),或是脾胃虚弱(代谢功能崩盘)。

别慌!轻度黄疸靠调理能逆袭,重度赶紧去医院,别自己瞎折腾。


治黄疸的中药“四大金刚”,你家附近可能就有!

老中医常说:“治黄疸不用慌,三味草药熬成汤。”下面这几位“退黄高手”,认识它们能省不少事!(附简易辨别图,建议保存)

茵陈——黄疸界的“扛把子”

  • 长相:茎细长,叶子碎屑多,像迷你版艾草,春天采收最佳。
  • 绝活:清热利湿,堪称“黄疸克星”。《伤寒论》里的经典方“茵陈蒿汤”就靠它打天下。
  • 用法:晒干煮水,配红枣枸杞调味,大人喝3天,宝宝泡澡(需稀释)。
  • 注意:体质偏寒的人少用,别空腹喝,不然胃疼别怪我!

栀子——黄澄澄的“泻火专家”

  • 长相:果实像小橘子,外壳金黄,剥开里面全是亮晶晶的籽。
  • 绝活:泻三焦之火,尤其对付“热毒型”黄疸(症状:口渴、舌苔黄)。
  • 用法:捣碎泡茶,或炖鸡汤时放3颗,全家都能喝。
  • 避坑:孕妇禁用!苦寒伤胃,搭配姜片能缓解。

大黄——通便排毒的“猛将”

  • 长相:根茎粗大,切片后呈黄褐色,药店卖的通常是炮制过的“熟大黄”。
  • 绝活:通腑泄热,把堵在肝胆的“垃圾”强行排出去。
  • 用法:少量泡水(3克以内),大便通畅就停,别贪杯!
  • 警告:拉肚子的人绕道走,这货劲儿挺猛。

金钱草——石头缝里的“排石退黄王”

  • 长相:叶片圆润像铜钱,匍匐生长,南方路边常见。
  • 绝活:利湿退黄+化解结石,肝胆有结石的人必备。
  • 用法:新鲜枝叶煮水,当凉茶喝,加冰糖口感更好。
  • 彩蛋:据说还能防蚊虫叮咬,汁液涂皮肤超清凉!

经典退黄方子,懒人直接抄作业!

茵陈蒿汤(懒人版)

  • 材料:茵陈15克、栀子10克、大黄3克(怕拉肚可不加)。
  • 做法:开水冲泡代茶饮,一天喝2次,连喝3天。
  • 适合谁:脸黄、尿黄、舌苔厚腻的湿热体质。

玉米须煲水(佛系养生款)

  • 材料:玉米须(不是胡子!)50克、冬瓜皮30克。
  • 做法:煮20分钟,代替白开水喝,无限续杯。
  • 优势:温和不伤身,孕妇/老人都能用。

外敷退黄法(宝宝专用)

  • 配方:茵陈粉+凡士林调成糊,避开眼周抹身上。
  • 效果:辅助退黄,搭配蓝光治疗事半功倍。

这些坑千万别踩!

  1. 别盲目信偏方:有人拿“黄鳝血涂身”治黄疸,结果过敏烂 skin……
  2. 分清类型再下手:阴黄(灰白色)需温补,阳黄(鲜黄色)才用清热药!
  3. 别长期喝药:中药虽好,但过量伤肝,见好就收!

真实案例:邻居家的“退黄奇迹”

隔壁陈姐家娃出生第三天黄疸值飙到18,医院建议照蓝光,她妈不信邪,跑乡下挖了半筐茵陈,煮水给娃擦身+泡脚,三天后数值降到12,医生都惊了!不过保险起见,还是配合吃了益生菌。
教训:中西医结合最稳,别硬扛!


结尾互动:
你试过哪些治黄疸的奇招?评论区晒出你的“退黄经”!要是家里有治黄疸的中药图片(比如田间挖草药、煎药过程),欢迎投稿,采纳送《百草图鉴》电子书!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黄疸久拖可能伤肝,及时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