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嗓子像沙漠?明明喝了不少水,嘴巴还是干得难受?这种情况在熬夜加班、火锅聚餐后特别明显,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天然饮水机",今天给大家盘点5种生津止渴的中药高手,让你从此告别"旱鸭子"状态!
麦冬——润肺界的"补水喷雾" 上次去中药房抓酸梅汤材料时,老板特意多加了两粒扁扁的麦冬,这味平价药材可是润燥明星,泡出来的汤水带着淡淡甘甜,像给喉咙做了个SPA,特别适合长期抽烟、说话多的人群,对阴虚火旺导致的口干尤其管用,不过要注意,脾胃虚寒的朋友别贪杯,就像冰镇饮料不适合胃寒的人一样。
石斛——滋阴界的"燕窝替身" 前年去安徽出差,发现当地餐馆都拿石斛煮鸡汤,这种蜷缩成球的药材确实神奇,既能煲汤又能泡茶,记得同事小王经常用石斛配枸杞明目,她说盯着电脑屏幕一天,眼睛干涩的时候喝这个特别舒服,但新鲜石斛保存要趁早,晒干后的铁皮石斛效果会打折扣。
玉竹——温和派的"保湿达人" 第一次知道玉竹是在广东凉茶铺,老板娘说这是"植物阿胶",相比其他药材,玉竹性子最温和,炖梨汤时放几片,清甜滋润不上火,特别适合换季干燥时调理,老人小孩都能喝,不过要想见效,得像煲汤一样文火慢炖,急不得。
乌梅——酸爽派的"生津开关" 小时候咳嗽总被奶奶喂乌梅汤,酸得龇牙却越喝越上瘾,原来这皱巴巴的小果子藏着大智慧,酸性物质刺激唾液分泌,就像给口腔开了个"活泉眼",现在健身教练都推荐运动后喝乌梅饮,比功能饮料健康多了,但胃酸过多的朋友要少碰,不然真成了"酸菜缸"。
西洋参——补气养阴的"万能搭子" 公司茶水间常备着西洋参片,加班熬夜时泡两片,立马精神抖擞,这种进口药材最适合气阴两虚的现代人,配上红枣枸杞就是元气茶饮,不过它性质偏凉,手脚冰凉的体质要搭配黄芪中和,就像咖啡加牛奶才不会伤胃。
这些中药使用时也有小窍门:麦冬适合泡水当日常茶饮,石斛最好煎煮20分钟释放胶质,玉竹要和其他食材搭配效果翻倍,建议大家根据体质选择,比如容易上火选麦冬,长期疲劳选西洋参,记住这些天然"润喉糖",下次嘴干别再猛灌矿泉水了!
最后提醒一句,虽然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但长期口干舌燥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如果喝了一段时间还没改善,记得找中医把脉调理,毕竟每个人的"干旱程度"不一样哦!你平时最喜欢用什么方式解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