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散寒的中药有哪些?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除湿剂,帮你赶走全身寒气!

一归堂 2025-05-03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这天气啊,就像泡在黄梅天里的毛巾,湿漉漉的能拧出水来,不少朋友跟我吐槽说早上起床嗓子黏糊、浑身发沉,小肚子也胀得像个气球,其实啊,这都是湿气裹着寒气在身体里"安营扎寨"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那些祛湿散寒宝贝,都是实打实的"身体烘干机"。

藏在厨房里的祛湿高手 要说最亲民的祛湿明星,茯苓绝对排前三名,这个长得像土豆片的小家伙,可是广东人煲汤的心头好,记得去年我去潮汕出差,当地阿姨教我用茯苓煮薏米水,喝上三天,整个人都像被阳光晒过似的清爽,不过要提醒一句,茯苓虽然温和,但阴虚火旺的朋友得像吃荔枝一样悠着点。

寒湿重的救星组合 要是您总觉得后背像贴了块冰砖,膝盖凉飕飕的,那可得认识下"温阳兄弟连"——桂枝配干姜,上个月邻居王叔关节疼得下不了楼,我给他支了个土方子:桂枝5克、干姜3片煮水泡脚,没想到泡了一周,他居然能穿着短裤去买菜了,不过这俩都是热性选手,高血压的朋友可得小心别补过头了。

脾胃虚寒者的专属护卫 有没有朋友跟我一样,吃点凉的就腹胀拉肚子?这时候白术就像个贴心小棉袄,我们办公室小刘就是典型例子,她每天拿白术泡水当茶喝,现在终于敢碰冰淇淋了,不过白术单独喝容易上火,最好配上陈皮,这对CP既能燥湿又能理气,堪称脾胃调理界的"黄金搭档"。

藏在调料盒里的养生密码 千万别小看厨房角落里的肉桂和草果!上次去云南出差,发现当地人炖汤必放草果,说是能驱赶山里的寒湿气,现在我家常备草果粉,下雨天撒在粥里,暖胃效果堪比喝了杯姜茶,肉桂更是宝藏,两块钱买根桂皮,能用半年,煮红糖水时掰下一小段,寒气瞬间退散。

脚底按摩师的秘密武器 说到艾叶,那可是泡脚界的顶流,我妈每年端午都要采一大筐,晒干后给我装了好几袋,每晚抓一把煮水泡脚,泡到额头微微冒汗,那种从脚底涌上来的暖流,简直比做了套足疗还舒服,要是再加上几片生姜,那就是寒湿体质的豪华套餐了。

办公室里的隐形防护服 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喝冷饮,体内早就成了"冰冻库",这时候不妨在保温杯里养点"小太阳"——枸杞配红枣,别看这组合普通,坚持喝两周,你会发现手脚不再像冰块,上厕所也没那么粘马桶了,不过要注意,感冒发烧时可得停一停,免得火上浇油。

千年古方的现代应用 说到经典名方,藿香正气水必须拥有姓名,不过这红棕色液体实在太呛,我改良了个小方法:把藿香、佩兰各10克装纱布包,放在衣柜里当天然除味剂,别说,梅雨季衣服真的没那么容易发霉了,还能顺便熏香整个房间。

食材界的祛湿担当 芡实可是个低调的实力派,煮粥时丢一把,既能补肾又能祛湿,我们南方人夏天爱喝的四神汤,其实就是茯苓、芡实、莲子、山药组队打怪,上周我试着加了猪肚一起炖,那鲜甜味,吃得同事都来讨菜谱,不过淀粉含量高,糖尿病朋友可不能贪碗。

寒湿入侵的自救指南 有时候淋场雨就觉得脑袋昏沉沉的,这时候生姜大枣茶就是最好的急救包,记得要用那种带皮的生姜,切片后和红枣一起煮,趁热喝下去,寒气就像遇到克星似的往外逃,要是再添两勺红糖,简直就是女生的特殊时期神器。

养生达人的进阶玩法 真正懂行的养生党,都会玩"中药CP",比如苍术配厚朴,一个燥湿一个行气;砂仁搭陈皮,既能化湿又能开胃,我最近迷上了用这些药材做香囊,随身带着就像揣了个移动空气净化器,地铁空调再猛也不怕了。

写到这里,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不过现在我总算明白,对付湿气寒气根本不用慌,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全套方案,不过还是要唠叨一句,这些药材虽好,但每个人的体质就像不同的锁,最好找中医师把把脉再对症调理,毕竟养生这事,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可别急着一口吃成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