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乡们,咱汉中这地方山清水秀、气候温润,老祖宗留下的宝地可不光是种水稻油菜的,今天咱就唠唠家门口的"金疙瘩"——那些适合在汉中生长的中药材,别说您不知道,有些品种种好了比打工强多啦!
天麻:深山里的"金蛋蛋" 咱汉中人都知道,秦巴山区的腐殖土最养天麻,特别是略阳、宁强这些深山县,仿野生种植的天麻个头圆溜、有效成分高,去年城固老王家在林下套种天麻,一亩地收了800多斤,收购价直接飙到每斤45块!不过新手要注意,天麻得跟蜜环菌"搭伙",选阴坡地最好,就像伺候老祖宗似的伺候着。
元胡:周期短见效快的"小金矿" 要说回本快的品种,元胡绝对排前头,这玩意儿喜凉怕热,正好赶上汉中的春季档期,汉台区铺镇有片元胡田,清明前后下种,芒种前后就能收,关键它不占好地,房前屋后犄角旮旯都能种,去年收购价最高冲到80元/公斤,亩产干货200来斤,算算账比种辣椒强多了!
猪苓:懒人也能种的"土黄金" 猪苓这宝贝不用施肥打药,往栎树林里一埋,三年后坐等收钱,镇巴县有户姓李的,在自家杉木林下埋了500斤菌核,前年挖出来整整3000斤!现在市场上猪苓统货都要120元/公斤,关键是这玩意儿越老越值钱,放两年价格还能涨。
金银花:山坡上的"提款机" 别以为金银花只能河南种,咱汉中海拔500米的山坡地最合适,佛坪县搞林下套种,金银花爬在柿子树上,既不耽误收柿子,又能摘花,去年鲜花收购价最高到65元/公斤,亩产干花能收150斤左右,记住要选"湘蕾"这种耐阴品种,端午前后开花最密。
黄精:越老越值钱的"长寿草" 现在城里人认准了黄精滋补,咱汉中九巅山的多花黄精可是地道品种,种黄精急不得,得像养娃一样慢慢来,至少五年才能形成有效成分,不过西乡县有大户搞林下仿野生种植,顺带发展观光采摘,鲜货直接卖到药膳馆,价格比干货还俏!
白及:悬崖上的"软黄金" 看到崖壁上的小白花没?那就是白及!现在人工种植都搞组培苗,镇巴有人用松树皮当基质,模拟原生环境,这货市场缺口大,去年统货价格还在500元/公斤以上,不过要提醒大伙,种白及得有耐心,至少要等3年才能收获。
重楼:深山藏"金"的七叶草 重楼这名字听着霸气,其实就长在咱汉中1500米以上的林荫下,留坝县有药农在板栗林下套种,利用天然遮荫,现在家种重楼价格虽然跌了,但优质切片还能卖到800元/公斤,关键是要防涝,根烂了就全砸了。
柴胡:旱塬坡地的"铁杆庄稼" 柴胡耐旱得很,汉中北部的丘陵岗地正合适,城固某些乡镇把柴胡和核桃间作,春天收柴胡,秋天收核桃,去年北柴胡种子最高涨到180元/公斤,关键这玩意儿种子还能卖钱,比单纯卖根茎划算。
丹参:机器收割的"红根根" 丹参在汉中平原能长疯,特别是洋县、勉县这些灌溉方便的地方,现在都是撒播机收,省工省力,记得要选山东产的"鲁丹参",含酮量高,去年鲜货收购价3.5元/斤,亩产鲜货3000斤,账不算不明!
半夏:技术流的"金豆子" 半夏虽好,但咱汉中只能种旱半夏,南郑区有合作社搞"玉米+半夏"套种,既挡强光又保水,不过这玩意儿对土壤酸碱度挑剔,pH值6.5-7.5最合适,去年8月产新时,干燥达标货冲到110元/公斤,但得会掐准时机卖鲜货。
最后给大伙透个底:种药材不是赌博,要跟着政策走,现在国家扶持"秦药"品牌,汉中几个道地品种都进了名录,建议新手先从元胡、丹参这些周期短的练手,攒足经验再玩重楼、白及这些高端货,记住咱汉中的"三宝"——山林资源、气候优势、政策东风,抓住机会,荒坡地也能变成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