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李家的院墙上晒着些黑褐色的小颗粒,路过的街坊都以为是晒陈皮,其实那是他刚收的甘遂种籽,这不起眼的小东西,今年在亳州药市竟炒到八十块一斤,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要我说啊,这中药材市场的水可比黄河水还浑,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甘遂种籽的价格门道。
先说点实在的,很多新手连"甘遂"和"甘隧"都分不清,其实正儿八经的药典里写的是"甘遂",这味药可是泻下逐水的猛药,但不知道咋的,市场上总有人叫成"甘隧",就像管蒲公英叫"婆婆丁"一样,算是民间俗称,不过咱得说清楚,要是打算种这个,千万得盯着药典标准来,别到时候种出个"三非"产品。
再说这价格,真跟坐过山车似的,前年二十来块一斤的种籽,去年涨到四十,今年直接飙到八十,我特意问了在安国开铺子的老王,他说现在人工采收成本涨得厉害,五个大妈蹲半天才能抠出半斤籽,更别说这两年雨水多,晾晒不及时就容易发霉,损耗比以前多了三成。
老张头在陇西种了二十年甘草,去年改种甘遂,他给我算过一笔账:一亩地撒三斤种,按现价光种子就要二百四,加上化肥农药,没个万把块下不来,不过这玩意见效快,半年就能收,亩产能干到八百斤,按现在药厂九块一斤的收购价,刨去成本还能剩不少,但前提是得把住质量关,农药残留超标可就砸手里了。
市面上的种籽分三六九等,最次的是陈年老籽,发芽率可能只剩三成,但价格便宜,四五十块就能买到,中等的是当年新籽,发芽率能有六成,现在要价七八十,最好的是精选籽,药商拿红头绳扎成小把卖,一斤上百块,听说还包技术指导,我建议新手别图便宜,宁可多花点钱买保险,毕竟耽误一年功夫不是闹着玩的。
买种籽也有讲究,安徽亳州、河南禹州、甘肃陇西这三个地方的种最出名,亳州的种子颗粒饱满,禹州的抗病性强,陇西的耐寒,要是在南方种,最好选禹州的品种,不过现在物流发达,很多都是混着卖,我认识的小周上次网购吃了亏,收到的种子里掺了三分之一砂砾,气得他直接挂横幅抗议。
最近两年中药材行情看涨,但风险也大,就拿甘遂来说,前年种的人少,价格飞天,去年一窝蜂都种,结果供过于求,药厂趁机压价,今年又赶上倒春寒,幼苗死了一批,价格才又抬头,这行当就跟炒股似的,得盯着政策走,听说国家要建五大药材基地,说不定明年就有补贴,但具体落实到哪还没影。
种甘遂可不是撒把籽就完事,这娇贵的玩意儿喜欢沙质土,排水不好就烂根,播种前要用辛硫磷泡种,防地下虫害,生长期得搭架子,不然藤蔓爬得满地都是,最麻烦的是采收,非得等果壳发黄才能摘,早一天药效不够,晚一天就裂口掉籽,老张头说他们村有个急性子,提前十天收,结果药商验货时当场压价四成。
要是真打算入行,我劝大家先小范围试种,可以去药农家里学技术,别光听贩子忽悠,现在有些培训机构收八千块教种甘遂,其实都是网上抄的课件,不如花二十块钱买本《中药材种植手册》,里头讲得明明白白,关键得找好销路,药厂收购要扣杂质费,药贩压价狠,电商卖又得办各种证,各有各的难处。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甘遂种籽价格再疯涨,咱也得守住底线,前阵子曝光的硫磺熏籽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好几个种植基地被查封,现在消费者精得很,药残超标的产品迟早砸招牌,与其盯着短期价格,不如踏踏实实种好品质,这才是长久生意,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材,不能毁在我们这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