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骤降,后台总有人催我讲讲冬季养生的干货,要说这寒冷天里最适合温补的中药材,我首推乌蛇、肉苁蓉和蛤蚧这三味"黄金搭档",别嫌它们名字听着吓人,这可是老祖宗传了千年的祛寒湿、补肾气的绝配组合!
乌蛇:被误会的"祛风高手"
很多人一听"乌蛇"就皱眉,其实它早不是《本草纲目》里那个需要现杀现用的新鲜蛇,现在药房里的乌蛇都是经过炮制的干品,该有的药效一点没少,但完全没了腥气,我常拿它比喻中药界的"除湿机"——特别是南方朋友梅雨季节关节酸痛,或是北方老寒腿患者,用乌蛇泡酒喝上两周,那种从骨头缝里往外钻的湿气就会被赶跑。
去年给隔壁王叔调理风湿,他刚开始也嘀咕"这黑黢黢的东西能喝?",结果按我教的法子,把乌蛇加黄芪、秦艽泡了5斤白酒,每天抿一小口,半个月后居然能弯腰系鞋带了,不过要提醒各位,孕妇和阴虚火旺的朋友千万碰不得,这玩意儿温性十足,好比冬日里的小太阳,烤着舒服但靠太近会烫着。
肉苁蓉:"沙漠人参"的温柔补法
都说吃肉苁蓉相当于给肾部做SPA,这话真不假,不同于人参的燥烈,这生长在荒漠深处的寄生植物走的是"润物细无声"路线,我见过最有意思的用法是内蒙古老乡自制的"苁蓉奶茶",把肉苁蓉切片和砖茶一起煮,奶香里透着淡淡的甜味,喝上一碗浑身暖乎乎的,比生姜红糖水管用多了。
前阵子有个年轻小伙找我治便秘,西医开的泻药越吃越虚,我让他每天拿肉苁蓉10克泡水代茶饮,配合揉腹操,不出半月肠道就像涂了润滑油,不过要记住,相火妄动的人吃了容易上火,就好比给烧红的铁锅浇油,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蛤蚧:肺部的"金钟罩"
别看蛤蚧长得像壁虎,却是呼吸系统的守护神,记得非典那年,中医院老院长开出的预防方子里就有蛤蚧粉,现在雾霾天多,我建议长期吸烟的朋友备点蛤蚧胶囊,每天早晚各两粒,坚持吃能明显感觉咳嗽少了,爬楼梯不喘了。
上个月邻居张大爷咳喘发作,儿女们买的进口止咳药都不顶用,我让他把蛤蚧焙干磨粉,混合川贝蒸梨,连吃五天,痰鸣声就像退潮似的越来越轻,不过这东西有点怪味,我通常建议装进胶囊,千万别直接冲水喝,那股子腥味能把人呛出眼泪。
三味合璧:冬季养生的"铁三角"
真正懂行的中医师,会把这三味药像乐高积木一样灵活组合,最常见的是泡药酒:乌蛇30克打底,配上肉苁蓉50克补先天之本,再加一对蛤蚧固后天之气,5斤黄酒浸泡半月,每天晚饭后喝10毫升,我亲眼见过建筑工地的老师傅,喝这个方子三年,原本咳血的旧疾愣是给调好了。
要是觉得喝酒不方便,炖汤也是妙招,冬至那天我在家煨砂锅,乌蛇切段焯水,肉苁蓉提前泡软,蛤蚧用刀背拍碎,加上宁夏枸杞、怀山药,慢火炖足三小时,掀开盖子那瞬间,香气顺着楼道往外窜,对门小孩闻着味都跑来蹭汤喝。
使用禁忌与贴心提醒
这组"黄金搭档"虽好,但不是人人适用,像感冒发烧、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最好别碰这些温热性质的药材,我一般建议立冬到清明期间服用,其他时节改用西洋参、麦冬这类滋阴的食材更合适。
最后说个鉴别窍门:优质乌蛇断面呈黄白色,肉苁蓉要有糖心才地道,蛤蚧则以头尾齐全、脚趾完整的为佳,大家去药店抓药时,记得凑近闻闻味道,真正的好药应该带着阳光晒干的清香,而不是刺鼻的化学药味。
这个冬天,不妨给自己和家人炖上一盅暖心的养生汤,当乌蛇的辛香遇上肉苁蓉的甘醇,再加上蛤蚧的奇效,这就是中国式养生的智慧——用最朴素的药材,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