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野地里的"妇女之友"
前几天去郊外采风,在溪边荒地上看到一片开着紫白色小花的植物,随手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没想到中医世家的舅舅一眼就认出这是泽兰,还留言说:"这可不就是女人调经的宝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回家翻了好几本中药图鉴,发现这个不起眼的野草还真是大有来头。
泽兰的植株不高,茎秆四棱形带着细毛,叶片对生像极了缩小版的薄荷叶,最特别的是它的花,轮伞状聚拢成穗,远看像支淡紫色的毛笔,我特意拍了高清特写,花瓣上细细的纹路都看得清楚(附图1),老中医常说"七月泽兰红似火",其实它从春末到深秋都能采收,不过开花前药效最好。
千年药草的前世今生
查县志才知道,我们老家管这叫"地笋",春天挖出的根茎脆生生的,焯水凉拌特别爽口,后来翻《神农本草经》才明白,原来古人早就发现它能"破宿血,补新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得更有意思:"妇人方中最为急用,故名益母",难怪民间又叫它"坤草"。
现在中药铺里的泽兰都是晒干的,看着像捆浅褐色的筷子(附图2),懂行的老板教我鉴别窍门:摸起来柔软不扎手的是嫩茎,断面能看到白色的髓心;要是发硬带刺的,多半是隔年陈货,记得去年在药材市场见过硫磺熏过的,颜色过分鲜艳,凑近闻还有股酸味。
厨房里的养生密码
我妈总在经期前煮泽兰红糖水,说是祖传的偏方,做法简单:15克干品加两碗水煎半小时,滤渣后调入红糖,喝着微苦回甘,确实能缓解小腹坠胀,有次邻居家姑娘痛经,我妈采了新鲜叶子捣汁兑蜂蜜,当天就见效了。
最近跟着中医同学学了几道食疗方:泽兰炖乌鸡适合产后调理,配当归黄芪效果翻倍;泽兰茶用3克泡水,加点玫瑰花,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姐妹,不过要避开月经期饮用,这点千万记住。
药房之外的妙用
老辈人会把泽兰晒干做香囊,说是能驱蚊提神,我试过把碎末装进布袋塞枕头,确实有股类似艾草的清香,有次手腕扭伤,奶奶用泽兰煮水热敷,三天就不肿了,现在美容院也开发出泽兰泡脚包,据说搭配生姜能改善手脚冰凉。
但千万别自行乱用药!去年表姐备孕时听信偏方猛喝泽兰汤,结果导致月经紊乱,中医强调泽兰虽好,但孕妇禁用,无瘀血者慎服,就像炒菜放盐,适量是调味,过量就伤身。
寻找泽兰的四季踪迹
清明前后最适合采收,这时候的嫩芽还能当野菜,我试过凉拌泽兰尖,口感类似蕨菜,带点特殊的草本香气,夏天开花时连枝摘下插瓶,比鲜花耐放得多,要是错过鲜用期,就把茎叶摊在竹匾上晾晒,晚上要收进屋里防露水。
现在正是泽兰花开的季节,路过潮湿的田埂不妨停下脚步,蹲下来仔细看看那些紫白相间的小穗,或许在某个清晨,你还会发现叶片上凝结的露珠折射出彩虹,这种生长在乡野间的中草药,承载着千百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