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脾的中药有哪些?这几种食材帮你赶走寒气,脾胃暖起来!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开头引入:
最近总感觉肚子凉飕飕的,吃啥都不舒服?手脚冰凉还容易拉肚子?十有八九是脾胃"着凉"了!老祖宗说的"脾虚百病生"真不是吓唬人,尤其现在年轻人冷饮当水喝、熬夜成习惯,脾胃早就成了"重灾区",今天就给大家盘点那些能温暖脾胃的中药,全是天然调理高手,关键还特接地气!


温脾中药界的"扛把子":生姜

说起温脾,第一个蹦出来的肯定是生姜!这东西家家厨房都有,但你知道它有多神通吗?

  • 作用:生姜就像个"小火炉",专克脾胃寒气,受凉后喝碗姜汤,打嗝放屁一出,肚子立马松快。
  • 妙用
    ① 晨起嚼片醋泡姜,既开胃又驱寒(胃酸多的悠着点);
    ② 炖肉煲汤时丢几片,去腥散寒一举两得;
    ③ 风寒感冒初期,红糖姜水发汗效果杠杠的。
  • 注意:晚上别猛吃生姜,容易上火睡不着觉!

厨房里的温补高手:花椒

别只拿它当调料!花椒可是中医眼里的"温中大将"。

  • 绝活:对付虚寒腹泻特别管用,五味椒盐敷肚脐还能止呕。
  • 生活小窍门
    ① 煮水泡脚踝时撒一把花椒,驱寒效果翻倍;
    ② 炖羊肉、猪肚汤时加10粒花椒,暖胃又去膻;
    ③ 牙疼含颗花椒?没错!它能散肠胃郁热,止疼超快。
  • 提醒:孕妇和阴虚火旺的朋友悠着点,别学四川人天天吃麻辣锅哈!

藏在甜食里的暖胃神器:饴糖

小时候吃的麦芽糖就是它!甜丝丝的饴糖可不只是解馋零嘴。

  • 看家本领:缓解胃痛、腹胀,特别适合饿得快、吃点凉的就难受的人。
  • 花式吃法
    ① 直接含块饴糖,慢慢咽下润喉咙;
    ② 煮山药粥时加一勺,补脾效果up;
    ③ 做红烧肉时代替冰糖,甜味更醇厚。
  • 重点:糖尿病人和湿热体质慎用,小心甜过头!

草药界的暖男:高良姜

听名字就知道和生姜是一家子,但这货更专精于暖胃。

  • 拿手好戏:专治吃撑了不消化、胃部冷痛,堪称"脾胃消食器"。
  • 实用配方
    ① 高良姜煮小米粥,早晚喝一周,胃寒拜拜;
    ② 配上香附制成"良附丸",生气吃饭导致的胃胀特效;
    ③ 炖鸡鸭时放3-5克,连汤带肉一起吃。
  • 划重点:别空腹吃太多,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哦!

果皮里的养生密码:陈皮

别以为橘子皮只能泡水!存放三年以上的陈皮才是温脾王者。

  • 神奇功效:理气健脾,专治胸闷腹胀、痰湿堆积。
  • 生活妙招
    ① 陈皮+普洱茶=刮油去腻神器;
    ② 炒米粥里撒点陈皮末,小孩积食也不怕;
    ③ 晕车时闻陈皮,比晕车药还管用。
  • 避坑指南:鲜橘皮晒干≠陈皮,自己弄不好可能伤身!

藏在香料柜里的宝藏:小茴香

别只记得它是炖肉配料!小茴香暖肝肾、温脾胃样样行。

  • 独门功夫:缓解腹部冷痛、痛经,还能治尿频。
  • 居家用法
    ① 炒鸡蛋时丢一把,香气扑鼻还暖胃;
    ② 布包装20克小茴香热敷小腹,宫寒妹子必备;
    ③ 煮水泡脚,脚底透热全身暖。
  • 注意:阴虚火旺者少用,别补过头流鼻血!

草根中的黄金:白术

这玩意儿长得像根须,却是健脾祛湿的顶梁柱。

  • 核心技能:增强脾胃运化力,解决食欲不振、身体困重。
  • 经典搭配
    ① 白术+茯苓打粉,每天一勺祛湿美白;
    ② 配黄芪炖鸡汤,气色差的人必喝;
    ③ 炒白术泡水,适合长期久坐的上班族。
  • 提醒: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别碰,越补越糟!

树皮里的大智慧:肉桂

别只拿它做咖啡调味!肉桂补火助阳,脾胃虚寒者的续命仙丹。

  • 杀手锏:改善四肢冰凉、腹泻便溏,堪称"移动暖宝宝"。
  • 创意吃法
    ① 肉桂粉撒在热牛奶里,冬日暖身必备;
    ② 炖苹果时加小块肉桂,治腹泻有奇效;
    ③ 泡脚时加肉桂粉,睡眠质量直线上升。
  • 警告:高血压患者慎用,补过头容易头晕!

藏在蜜罐里的宝贝:蜂蜜(特殊用法)

虽然蜂蜜偏凉,但有种用法能温脾!

  • 隐藏技能:枣花蜜+生姜汁(10:1比例),温水冲服治胃寒。
  • 正确打开方式
    ① 早起空腹喝,别用开水会破坏营养;
    ② 搭配枸杞泡水,明目暖胃两不误;
    ③ 咳嗽时含一勺,润喉又驱寒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