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血止不住?这些中药方剂或许能救急!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啥是"衄血"?别慌,先看看你中招了吗?

很多朋友一看到"衄血"俩字就发懵,其实说白了就是身体各部位莫名其妙的出血,最常见的要数流鼻血,尤其是秋天干燥时,有的人半夜突然鼻腔涌血;还有人刷牙时牙龈总渗血,甚至早上醒来发现枕头上有血迹,中医把这种非外伤引起的出血都叫"衄血",别看事小,反复出血可能暗示着身体在拉警报。

中医治衄血的底层逻辑:不是单纯止血

西医遇到出血往往先用止血药,但中医讲究"治病求本",比如肺热导致的鼻出血,光堵鼻孔没用,得清肺火;脾虚引起的牙龈渗血,光吃维生素不够,得补脾气,这就像家里水管漏水,中医不只想捏住漏口,更想找到是水压太大还是管子老化了。

老祖宗留下的止血妙招,家家厨房都有的药材

  1. 白茅根煮水
    这个长在路边的白色草根简直是天然止血剂,邻居张叔年轻时总流鼻血,他老伴就常拽着茅根回来煮水,加点冰糖当凉茶喝,新鲜茅根30克煮开后焖5分钟,连喝三天,对肺热引起的鼻血特别管用。

  2. 仙鹤草煎鸡蛋
    农村奶奶们都知道,仙鹤草捣碎拌蛋液煎熟,早晚吃一次,这草在田埂上随处可见,既能收敛止血又能补虚,特别适合长期慢性渗血的人。

  3. 三七粉应急术
    云南白药里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家庭急救箱里备点三七粉准没错,流鼻血时取0.5克兑温水喝下,牙龈出血就用棉签蘸粉末涂患处,注意孕妇不能用哦。

千年古方今用:那些经得起验证的经典配伍

  1. 犀角地黄汤改良版
    古代用犀角太贵,现在改用水牛角30克+生地黄15克+芍药10克+牡丹皮6克,特别适合高烧后流鼻血的孩子,煎药时加3片陈皮防伤胃。

  2. 龙胆泻肝茶
    熬夜党上火鼻血狂流时,抓些龙胆草3克、夏枯草5克、野菊花3朵,开水冲泡当茶饮,当天就能感觉喉咙没那么痛,鼻粘膜也安稳多了。

  3. 归脾汤加减
    有些中年阿姨莫名皮下出血,其实是脾不统血,用黄芪15克、党参10克、阿胶珠6克(烊化)、仙鹤草15克,像煲汤一样炖40分钟,每周喝三次,脸色慢慢就红润了。

日常防衄血的土法子,比吃药管用

  1. 秋梨膏的正确打开方式
    把梨挖空塞入川贝粉3克、藕节炭5克,蒸熟后连皮带肉吃掉,这个偏方对付干燥性鼻出血特灵,比天天喷生理盐水强多了。

  2. 泡脚止血法
    晚上用艾叶15克+丹皮10克煮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引火下行的效果堪比吃清热药,很多反复鼻血的人坚持一周就有改善。

  3. 穴位按压急救
    突然流鼻血时,用大拇指按住合谷穴(虎口处),同侧的孔最穴(肘横纹上2寸)同时按压,持续3分钟,这个方法比仰头更有效,还不会让血流进气管。

划重点:这些坑千万别踩!

× 盲目信偏方往鼻孔塞树叶、香灰
√ 正确做法:头部稍前倾,用手指压住鼻翼10分钟

× 长期吃寒凉药导致脾胃受伤
√ 搭配建议:每服3天凉药就要喝1天生姜红枣茶

× 出血止住就停药
√ 调理周期:至少连续用药两周巩固疗效

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出现这些信号别硬扛!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赶紧去挂中医科:
❶ 每月鼻出血超过3次,伴随头晕乏力
❷ 女性经期崩漏不止,血色淡如洗肉水
❸ 皮肤出现紫斑,轻轻碰撞就淤青
❹ 口腔牙龈持续渗血,伴有口臭加重

记住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就像慢火熬粥,那些号称"一副见效"的江湖郎中,多半掺了西药成分,与其病急乱投医,不如先学会这几个保命招:流鼻血时用冷水拍后颈,牙龈出血含冰块,再配合文中提到的食疗方,多数轻微出血都能稳住,关键还是要改掉抠鼻孔、用力擤鼻涕这些坏习惯,毕竟预防胜于治疗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