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手脚发麻该咋办,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这些年我走访了不少民间中医,发现对付麻木问题,老祖宗留下的药方真有两把刷子,不过可别急着去抓药,先搞明白自己到底是哪种麻法!
先分清楚你是哪种"麻"
很多来找我看诊的朋友说:"大夫我这手麻得像戴了手套,脚麻得像踩棉花",其实在中医眼里,麻木分好几种:
-
气滞血瘀型(最常见) 特征:麻的同时带刺痛,晚上加重,舌下青筋明显 诱因:久坐不动、受伤后遗症、生气憋闷
-
寒湿阻滞型 特征:麻的部位像裹着冰袋,遇冷加重,早上起床最明显 诱因:贪凉露脚踝、月子没坐好、长期吹空调
-
气血不足型 特征:麻得绵绵的,劳累后加重,还伴头晕眼花 诱因:过度劳累、久病体虚、节食减肥
这5味中药是"麻木克星"
鸡血藤:疏通经络的"管道工" 记得去年有个快递小哥,天天骑电动车把手都麻肿了,我给他开了鸡血藤配黄芪,才喝一周就说"感觉血液重新流动了",这味药特别擅长打通四肢末梢的淤堵,对长期用手用腿的体力劳动者特别管用。
用法:30克煎水代茶,加点红糖效果更好 注意:孕妇不能用,月经量大的姐妹避开经期
桂枝:驱寒暖肢的"小火炉" 前阵子接了个办公室白领,大夏天还穿着长裤,她这脚麻就是空调房呆久了,寒气从脚底往上爬,桂枝就像个暖宝宝,能把寒气逼出来,我们老家有个土方,生姜捣碎加桂枝煮水泡脚,泡完打个喷嚏,寒气出来就好了大半。
搭配建议:配当归、白芍,既驱寒又养血 禁忌:阴虚火旺、爱出汗的人少用
桑枝:专治"鼠标手"的千年老药 现在年轻人流行"键盘手",手指头尖麻得打字都费劲,桑枝这味药天生就是向上长的,药性跟着走,特别能疏通手臂经络,我丈母娘当年绣花把手指扎麻了,老中医就开桑枝煮水泡手,现在她还留着那药方呢。
使用窍门:鲜桑枝效果翻倍,菜市场卖中草药的摊位常有 提醒:熬药时间别超过半小时,否则药性挥发
地龙:抽走痰湿的"地下清洁工" 有些朋友麻得位置不固定,今天左手明天右腿,这种多是痰湿在体内流窜,地龙这味药看着吓人(其实就是蚯蚓),却是化痰通络的高手,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是个棋牌室老板,整天坐着打麻将,吃了半个月地龙粉,现在能连打八圈不带麻的。
服用方法:烘干磨粉装胶囊,早晚各3粒 注意:脾胃虚寒的要搭配白术、茯苓
全蝎:止住钻心痛的"镇疼将军" 如果说前面几位是慢工出细活,全蝎就是救急先锋,那种被电击样的麻痛,像针扎着疼,就得靠它来镇压,不过这味药太猛,一般用来做药引子,我师傅以前治面瘫导致的半脸麻木,就在方子里加两尾全蝎,病人都说"疼是疼,但麻劲儿立马消了"。
老中医私藏用药心得
-
手脚冰凉+麻:桂枝+当归+细辛,这三味煮水泡脚,泡到额头微微冒汗
-
糖尿病引起的麻木:翻白草15克+丹参10克,早晚两次当茶饮
-
颈椎压迫的手麻:葛根30克+片姜黄15克,记住一定要饭后吃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 盲目补维生素B族:确实是神经营养剂,但中医看来可能越吃湿气越重
× 膏药贴满身:风湿膏只能缓解2小时,长期用反伤皮肤透气性
× 热敷过度:艾灸每天超过半小时,热毒积在体内反而加重麻木
真实案例比广告更靠谱
我邻居王叔开出租车二十年,落下腰间盘突出导致右腿麻,去医院说要动手术,他吓得找中医调理,现在每天雷打不动喝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艾叶泡脚,半年下来不仅能正常开车,还能陪孙子跑步,所以说啊,找准症结再用药,老祖宗的东西真没传错!
最后唠叨一句:麻木超过两周别硬扛,该拍片查血糖照样得查,中药调理讲究润物细无声,但急性毛病还是得中西医结合,觉得有用就转发给需要的亲友,说不定就能帮人少遭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