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网友留言说"胳膊麻得像过电,半夜都能麻醒","筷子都拿不稳,是不是中风前兆?"今天咱们就唠唠这恼人的胳膊麻木,在中医院坐诊三十年的王主任常说:"麻筋不是病,背后藏着全身警报器",这话到底咋理解?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胳膊发麻的三大元凶,对号入座看看你是哪类? 上个月门诊来了位李阿姨,五十出头,右手麻了大半年,她说白天干活还行,一到晚上就像蚂蚁爬,甩都甩不掉,王主任搭脉看舌苔后直摇头:"这是典型的气滞血瘀,好比水管堵了,气血过不去才发麻",这类人最明显——早上起床手指僵得像木头,活动后稍好,下雨阴天加重,舌下还挂着紫筋。
张大哥的情况又不同,建筑工地干了半辈子,现在左臂整天发凉,王主任捏着他肩膀叹气:"寒湿像冰块堵在经络里,阳气过不来啊",这类患者怕吹空调,胳膊摸起来冰凉,拔罐时能吸出黑紫色淤血。
还有种最危险的信号,刘老师讲课老扶眼镜,突然半边身子发麻,急诊CT显示脑梗!幸亏送医及时,王主任强调:"突发单侧麻木+头晕,立即挂急诊,这可能是中风前奏!"
【二】千年验方显奇效,三个经典方剂对症用 (1)气滞血瘀型:当归四逆汤加减 去年霜降后,菜市场卖鱼的赵姐找到我,右手臂麻到连刀都提不住,王主任开的方子很简单: 当归15g 桂枝10g 赤芍12g 细辛3g 通草6g 甘草6g 特别叮嘱加两勺黄酒一起煎,早晚趁热喝,赵姐喝了一周就说"夜里不那么抽着疼了",半个月后麻劲儿消了大半,这方子妙在当归活血,桂枝温经,细辛就像疏通管道的铁丝,把瘀堵的气血冲开。
(2)寒湿阻滞型:羌活胜湿汤改良版 前阵子快递小哥小陈拄着手腕来找我,电动车骑久了落下毛病,王主任给他开了: 羌活9g 独活9g 秦艽12g 川芎6g 桑枝15g 生姜5片 特别嘱咐用纱布包着药渣热敷患处,小陈坚持泡了两周药浴,现在说"阴雨天也不觉得刺骨冷了",这里羌活、独活像烘干机,把关节里的水汽烘出来,桑枝专门通手臂经络。
(3)气血亏虚型:八珍汤化裁方 社区跳广场舞的吴大妈总抱怨"跳十分钟就手麻",面色蜡黄,王主任开的补气血方子: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2g 熟地15g 当归10g 鸡血藤20g 吴大妈当茶饮了两个月,现在能完整跳完《最炫民族风》,这方子就像给田地灌溉,黄芪补气,四物汤养血,鸡血藤专门通络,特别适合长期操劳的主妇。
【三】老祖宗留下的护臂秘诀,每天花10分钟就能做 光吃药还不够,配合这三个小动作效果翻倍: ① 搓筷子法:取两双筷子,掌心相对来回搓,每次3分钟,刺激劳宫穴 ② 拉毛巾操:长毛巾绕背后,双手交替拉扯,每天早晚各20次 ③ 艾叶泡手:艾叶30g煮沸晾温,泡到手心微微发汗
饮食上要记住"三多吃两少吃":多吃山药小米粥、红枣桂圆茶、醋泡黑豆;忌生冷啤酒、反季水果,特别是夏天贪凉吃冰棍,寒气积在肩颈,冬天准发作。
【四】真实病例警示:别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上周急诊科老周大夫跟我感慨,刚接诊个程序员,连续加班三天突然半身不遂,家属哭诉"早三个月就说过手指发麻",硬扛着没治疗,王主任常说:"麻木就像电路接触不良,闪火花的时候就要检修,等彻底断电就麻烦了"。
写在最后:现在年轻人久坐办公室,空调房里冻得胳膊起鸡皮疙瘩,这都是隐患,建议大家工作一小时就站起来甩手三百下,没事按揉手三里穴(肘弯下两寸),如果您试过各种方法还是麻,千万别硬撑,找正规中医师把脉辨证,别让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觉得有用记得点个收藏,转发给身边常喊手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