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下中药如何撬动百亿欧洲市场?这5个真相你得知道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老李又来找我吐槽了,说他在波尔多开的中医馆快撑不下去了。"法国人根本不信咱们的中药,你说啥'君臣佐使',人家只觉得是树皮草根。"看着他手机里拍的积灰药柜,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巴黎药店看到的奇怪场景——枸杞当归和蜂蜡面膜摆在同一个货架上,包装上还印着"有机认证"。

这场景倒让我想起去年跑法兰克福展会时认识的王总,他带着研发团队在法国蹲了两年,硬是把六味地黄丸做成了巧克力球,现在进了300家药房。"兄弟,在法国卖中药就像卖爱马仕,得先让法国人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玩意儿。"他掏出手机给我看他的专利证书,上面赫然写着"植物复合营养补充剂"。

其实早在2019年,法国就悄悄修改了《药品法典》,把中药提取物划入"药用植物制品"类别,但这不等于随便卖,ANSM(法国药品安全局)要求所有中成药必须完成GMP认证,成分要精确到毫克级,去年有个国内药企因为灵芝孢子粉里检出0.02%的重金属超标,整批货直接被焚毁。

真正聪明的玩家都在玩"混血游戏",里昂中法大学有位教授搞了个"芳香疗法+穴位"项目,把艾草精油装进蓝玻璃瓶,配上法语说明书上的"能量平衡"概念,现在成了Sephora的畅销品,还有巴黎十五区那家网红咖啡馆,拿黄芪枸杞做拿铁,菜单上写的是"东方超级食物拿铁"。

最绝的是马赛港的中药材集散中心,这里每天有20吨人参、三七通过中欧班列进来,但通关单上写的是"植物原材料",海关老杰克跟我透露:"只要不标'药物'字样,我们默认是食品原料。"不过最近风声紧了,上周刚查扣三十箱标注"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茶。

想在这片市场活下去,得学会三招:第一,把"中药"二字藏起来,改用"植物疗法""传统草本";第二,找当地药妆实验室联名,包装要极简ins风;第三,重点攻克痛风、失眠这类西医难治的痛点,就像凡尔赛宫旁边那家中医诊所,专门做"职场焦虑针灸套餐",预约都排到三个月后。

现在回头看老李的中医馆,问题出在哪?他还是照着国内那套"望闻问切"来,连药戥子都是铜制的,我给他支了一招:把当归黄芪磨成粉装进胶囊,贴上"运动恢复营养剂",再在TikTok上教法国姑娘用穴位按摩缓解生理痛,果然,上周他发消息说终于有人买走三盒"红色小药丸"。

这行当就像熬中药,火候不到就掀盖,准得糊锅,那些在法国混得好的中药人,哪个不是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研究欧盟REACH法规?下次你要是在香榭丽舍大街看见写着"Tisane Végétale"的草本茶,别奇怪,那可能就是换了马甲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