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心脏突然"咯噔"一下,像漏跳半拍又像被轻轻捶了一下?这种说不清哪里不对但就是难受的感觉,可能就是中医说的"心悸",作为一个被加班熬出心慌毛病的打工人,我寻遍古籍偏方,发现老祖宗对付心悸真的有两把刷子,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那些藏在厨房和药房里的养心秘诀。
先搞懂你为啥会心悸 很多小伙伴以为心悸就是心脏病,其实不一定,中医把它分成好几类:
- 心气虚型:爬个楼梯就心慌气短,说话多了都累
- 心血虚型:熬夜后心跳加速,脸色蜡黄没血色
- 阴虚火旺型:手心发热睡不着,胸口像揣着小兔子
- 痰火扰心型:应酬喝酒后心慌胸闷,舌苔厚腻
我自己属于典型的心气虚+血虚混合型,久坐电脑前突然站起来眼前发黑,开会紧张时心脏"砰砰"乱跳,试过各种西药效果不明显,直到老中医爷爷教我几招食疗方,坚持两个月真的改善很多。
厨房里就能找到的养心宝贝
-
酸枣仁粥——失眠心慌克星 抓一把药店买的酸枣仁(大概15克),捣碎后加粳米煮粥,这玩意儿特别有意思,白天喝提神醒脑,晚上喝安神助眠,我连续喝了三周,半夜惊醒的次数明显减少,注意一定要捣碎,整颗煮效果减半。
-
桂圆红枣茶——补血养心经典款 这个配方估计大家都听过,但真要见效有窍门,桂圆要选带壳的新鲜货,和红枣一起炖烂再加蜂蜜,重点在每天下午三点当下午茶饮用,连续喝两周,面色会红润很多,不过湿热体质的朋友要少喝,容易上火。
-
百合莲子羹——心烦意乱终结者 鲜百合掰成小瓣,和莲子一起蒸熟,这道甜品最适合焦虑引起的心悸,特别是更年期女性,我同事王姐坚持吃了一个月,原本动不动就冒汗、心跳快的症状减轻大半,记得要连汤带料一起吃,效果更好。
药材店里的宝藏组合
-
甘麦大枣汤——千年安神方 甘草5克+小麦30克+大枣5颗,煮水代茶饮,这个方子看起来普通,却是汉代医圣张仲景留下的经典,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导致的心慌,我编辑部的小美编靠它挺过了项目攻坚期,煮的时候小麦要提前泡两小时,否则汤会发涩。
-
柏子仁丸——便秘心慌双效救星 药店买炒过的柏子仁,打成粉做成丸子,每天早晚各吃9克,既治便秘又安神,我们办公室刘哥试了半个月,不仅排便顺畅了,开会时手抖的情况也少了,注意要买炒制品,生柏子仁有轻微毒性。
-
天王补心丹——熬夜党救命丹 中成药里的贵族,但真能救急,适合长期熬夜后出现的心慌、舌尖红、长痘等症状,我连续加班三天后必吃一盒,配合早睡效果翻倍,不过这个药偏凉,脾胃虚寒的朋友要慎用。
生活细节里的养心智慧
-
午时养生法:每天11点到13点之间,用掌心搓热后按揉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这个时间段是心经当令,简单按摩就能疏通气血。
-
情绪管理术:准备个核桃,感觉心慌时放在手里盘玩,核桃纹路能刺激手部穴位,盘着盘着呼吸就平稳了,比数呼吸法管用。
-
睡眠姿势调整:右侧卧时在膝盖下垫个小枕头,能减轻心脏压力,我自从养成这个习惯,凌晨心慌惊醒的情况少了七成。
避坑指南划重点 × 盲目进补:有人听说心悸就吃人参,结果越补越糟,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的要先祛湿 × 过度依赖西药:倍他乐克这类药确实见效快,但长期吃可能损伤阳气 × 忽视情绪调节:光吃药不调整心态,等于边修房顶边拆墙
我现在每天用保温杯泡5颗枸杞+3片丹参,工作间隙转转核桃,周末炖锅当归乌鸡汤,三个月下来,那种突如其来的心慌感几乎消失,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身体信号,别等到心脏抗议才重视,毕竟老话说得好:"心安处处皆安,心宁百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