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中药有哪些?盘点十大常见药用植物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最近整理中药标本时翻到毛茛科植物图鉴,突然想起很多老中医开的方子里都有这类药材,作为常年和中草药打交道的自媒体人,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个"藏龙卧虎"的科属——毛茛科里那些治病救人的宝贝们。

黄连:苦口良药的本色人生 说起毛茛科中药,第一个蹦出名字的就是黄连,这种长相酷似油菜花的小草,根茎却藏着让人皱眉的奇苦,记得小时候发烧,母亲总会去中药铺抓几钱黄连煮水,那股子苦味至今想起来舌头都发麻,不过俗话说"良药苦口",黄连所含的小檗碱堪称天然抗生素,对付湿热腹泻、心火旺盛特别管用,现在药店里常见的复方黄连素片,就是提取了它的精华。

乌头:行走江湖的"毒药高手" 川乌、草乌这些名字听着就让人退避三舍,却是治疗关节疼痛的猛药,我们村有位老郎中专治风湿骨痛,他配的药酒里总少不了炮制过的乌头,不过这玩意儿可是双面刃,生品含有乌头碱剧毒,必须经过九蒸九晒才能入药,去年采药时遇到个新手药农,把野生乌头当野山药挖回家,差点酿成大祸。

升麻:透疹解毒的"阳气向导" 春天去山里采蕨菜时,总能在阴坡见到成丛的升麻,它不起眼却有大用处,中医常用它治疗麻疹不透、牙龈肿痛,最神奇的是它能升举阳气,配上黄芪党参,对气虚下陷引起的脱肛子宫下垂特别有效,上次邻居家嫂子产后体虚,老中医开的补中益气汤里就有升麻。

芍药:花田里的止痛专家 都说牡丹芍药是一家,其实它们同属毛茛科,白芍药柔肝止痛的效果堪称一绝,痛经的姑娘们都熟悉它,记得采访过一位百岁中医,他说白芍配甘草就是天然的止痛剂,不过赤芍更偏向活血散瘀,跌打损伤时外敷效果显著,我们老家至今还保留着用芍药花泡酒擦风湿的土方子。

威灵仙:通络消骨鲠的草根神医 这种藤本植物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却是卡鱼刺时的救星,上个月吃鱼被卡,含了片威灵仙立马见效,它不仅能软化骨鲠,更是风湿痹痛的克星,村里老人常说"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说的就是它疏通经络的本事,不过孕妇可得远离,这药性子太窜了。

金莲花:塞北高原的清热圣手 在内蒙古草原采风时,牧民们总爱用金莲花泡茶,这种金黄色的小花看着柔弱,却是实打实的清热解毒高手,咽喉肿痛时摘几朵晒干的金莲花,滚水一冲,喝下去整个人都清爽了,现代研究说它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难怪消炎效果这么好。

唐松草:高山上的痢疾克星 在川西高原采药时,当地藏族同胞教我辨认唐松草,这种细弱的草本植物专治湿热痢疾,他们祖辈相传的验方里常配马齿苋、秦皮,有趣的是唐松草全草都能入药,新鲜时候捣烂外敷疔疮肿毒,晒干后煎汤治肠炎,真是浑身都是宝。

打破碗花花:以形取胜的民间秘方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货不简单,它的根茎真的能砸碎碗沿,不过真正值钱的是它的根,捣烂外敷淋巴结核有奇效,我们镇卫生院的老院长说过,以前缺医少药时,遇上无名肿毒就用这草药外敷,配合内服蒲公英,往往药到病除。

铁筷子:雪山深处的止痛灵丹 这种生长在高寒地区的植物,根茎长得像铁铸的筷子,别看外形粗犷,却是治疗胃痛牙痛的好手,去年在云南药市见到晾晒的铁筷子,摊主说这是苗族常用的止痛药,不过这药性偏温,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

猫爪草:萌宠外表下的抗结核先锋 第一次见猫爪草就被它的小爪子形状逗乐了,谁能想到这萌物竟是抗结核杆菌的利器,肺结核病人长期服用猫爪草胶囊,能有效缓解咳嗽盗汗,我们县中医院呼吸科就把这味药列入协定处方,搭配黄精、百合效果更佳。

【采药人私房话】 这些年走南闯北采药,发现毛茛科植物大多喜欢潮湿环境,清明前后去溪边山坡,准能撞见一大片,不过采药讲究"三月三,菊花赛人参"的时节,错过时辰药效可要打折扣,最难忘在长白山碰到位采参客,他背包里总揣着几种毛茛科草药,说是进山必备的急救药。

这些看似普通的草木,经过千年验证成为济世良药,下次去中药铺抓药时,不妨多留意下药方里有没有这些毛茛科成员,说不定背后还藏着段鲜为人知的本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