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睡不热床怎么办?""熬夜后总觉得累怎么调理?"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把答案刻在药方里了,今天分享五个传了千百年的滋补方子,材料都是药店能买到的家常药材,做法简单却能实实在在养人。
四神汤:脾胃虚弱者的救命粥 上次去同仁堂抓药,老药师跟我聊起来:"现在十个人有八个湿气重,尤其是年轻人爱吃冰饮外卖。"他推荐的四神汤堪称祛湿健脾的经典搭配: 茯苓10克(利水渗湿) 薏苡仁10克(清热排浊) 莲子10克(补脾止泻) 山药10克(滋阴固肾) 这四位"食补神仙"各显神通,特别适合长期便溏、舌苔厚腻的朋友,我同事小王连喝两周,原本鼓胀的肚子明显消下去了,他说现在终于敢穿收腹裤了。
玉灵膏:失眠星人的安眠宝 记得去年探访广西山区,发现当地长寿老人都有吃蒸龙眼的习惯,后来查资料才知,清代名医王孟英创的玉灵膏才是正解: 桂圆肉100克(补心脾) 西洋参10克(益气生津) 蒸够40小时的黑琥珀色膏方,每天早晚挖一勺冲水喝,我姨妈期总失眠,连吃一个月后,居然能一觉到天亮,注意要用柴火灶慢蒸,电磁炉达不到那种醇厚药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千年暖身第一方 《金匮要略》里这个方子真救了北方朋友,前阵子闺蜜痛经得打滚,我赶紧让她妈煮这个: 当归15克(活血止痛) 生姜30克(驱寒发汗) 带皮羊肉500克(温补气血) 黄酒半碗(通经活络) 炖出来的汤香气直钻鼻子,喝完半小时就感觉脚底板开始发热,她坚持喝了三个冬天,现在生理期都能吃冰激凌了,记住羊肉要带骨一起熬,汤才会呈现奶白色。
八珍汤:气血双补万能方 这是我采访过72岁仍面色红润的刘教授时偷师来的,四君子汤+四物汤的组合堪称黄金搭档: 党参10克(补中益气) 白术10克(健脾燥湿) 茯苓10克(渗湿安神) 甘草6克(调和诸药) 熟地10克(滋阴补血) 当归10克(活血调经) 川芎6克(行气止痛) 白芍10克(柔肝养血) 每周喝两次,特别适合产后女性和化疗病人,有个粉丝留言说喝了三个月,连指甲上的月牙都长出来了。
五红汤:贫血女孩的续命茶 大学室友当年靠这个方子告别了"林黛玉"体质: 红小豆30克(利水消肿) 红枣5颗(补中益气) 红衣花生20克(养血凝血) 枸杞10克(明目润肺) 红糖适量(缓急止痛) 用砂锅慢炖两小时,煮出的汤红得像晚霞,她坚持每天当水喝,半年后体检血红蛋白终于达标,偷偷告诉你们,加几颗桂圆肉会更好喝。
这些方子看似普通,但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就像煲汤要文火慢炖,滋补也得细水长流,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阴虚火旺的要少放姜,湿热重的别加太多糖,最重要的是,这些古方经过千年验证,可比那些网红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