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一变冷,后台好多朋友都在问风湿痛怎么办,作为三代中医世家传人,今天给大家整理出压箱底的祛风湿秘方,这些可都是太爷爷行医时手抄本上的古方,经过上百次临床验证的真家伙!
厨房里就能找到的祛湿三宝
记得去年邻居王婶膝盖肿得像个馒头,我让她去菜市场买三样宝贝:艾叶、生姜、葱白,别小看这三样家常货,煮水后趁热熏洗患处,连续三天就能看见消肿,特别是早上起床时,关节像生锈一样难受的朋友,用这个方法比吃止痛药还管用。
有个小窍门要记住:煮的时候加两勺陈醋,醋酸能帮着药性往骨头缝里钻,熏洗时上面盖条大毛巾,热气跑不出去,效果翻倍,我们诊所经常让患者配合艾灸,就是看中这种温热渗透的力量。
爬山采来的野生草药最灵验
要说祛风湿,山里的野草才是真正的狠角色,每年清明前后,我都会带着徒弟上山采这些宝贝:
- 雷公藤:专治关节变形的老风湿,但有毒必须炮制
- 豨莶草:腰腿疼泡酒擦特别见效
- 穿山龙:脖子落枕敷上去当晚就好
去年有个建筑工人浑身关节痛得不能弯,我用新鲜威灵仙捣烂加蜂蜜调敷,当天就能活动胳膊,这些生长在山阴处的草药,吸饱天地灵气,药效比种植的强十倍。
宫廷流传的药膳调理法
风湿不是一天得的,调养也得慢慢来,我奶奶活到98岁没遭过关节罪,全靠每天喝这个汤: 当归15克+黄芪20克+秦艽10克+粳米50克,文火慢熬成粥,每周喝三次,气血足了风寒自然就退,特别适合产后风、空调病导致的全身怕冷。
有位坐月子的姑娘落下病根,按这个方法连吃一个月,现在大夏天都要盖被子,药膳讲究润物细无声,最适合体虚的老年人和产后女性。
泡酒方子里的大智慧
我爷爷留下的黑陶酒坛里,永远泡着治风湿的药酒,配方其实简单: 川乌30克(必须制过毒)+追地风50克+蛇床子40克+5斤粮食酒 泡足三个月,每晚喝一小盅,特别注意:高血压患者禁服!这个方子专治遇寒加重的"老寒腿",喝完全身暖烘烘的。
去年工地老赵送来锦旗,他双膝变形二十年,坚持喝这个酒配合针灸,现在能蹲着干活了,不过要提醒各位,药酒虽好不能贪杯,每天不超过1两。
那些年错过的外敷良方
很多人不知道,有些药外敷比内服更直接,我常用的有两个:
- 生南星+白芥子打粉,用黄酒调成糊状,睡前敷在疼痛关节,治寒湿型风湿一夜见效
- 肉桂+花椒研磨成末,装布袋热敷腰部,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上个月隔壁陈老师腰痛得直不起腰,用第一个方子敷了三次,现在又能打太极了,不过皮肤敏感的要谨慎,可以先小面积试试。
季节交替时的保命招数
清明谷雨时节最要防风湿,这时候我会让大家:
- 用艾叶水拖地板除湿
- 早晚嚼几粒枸杞子养肝肾
- 晴天晒后背吸收阳气
特别是更年期女性,这时候用杜仲15克+桑寄生10克煮水泡脚,能预防莫名其妙的全身酸痛,我们医院每年都在这个时段开免费养生讲座,就讲这些应季小方子。
药店买不到的秘制膏方
真正有效的膏方都是现熬的,我师父留下的配方: 鹿角胶100克+龟板胶100克+阿胶50克+黑芝麻200克+冰糖100克 烊化后每天早晚一勺,这个方子补筋骨特别快,适合风湿导致骨质疏松的老人家,不过现在野生鹿角胶难找,只能用驯养的代替,效果打折扣。
去年给八十岁的张伯调理,吃了两料膏方,现在能拄拐杖去公园遛弯了,熬膏方讲究火候,差半分钟药性就出不来,这也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手艺。
救命的急救小妙招
遇到突然关节剧痛,可以试试:
- 手指关节:掐少商穴+刺血疗法
- 膝关节:拔罐后涂红花油
- 肩周炎:吊单杠时晃荡身体
这些应急方法能快速缓解疼痛,但要注意,痛风发作时千万别热敷,会越敷越严重,分不清风湿还是痛风的,先去医院查尿酸再说。
写这些方子不是让大家自己当医生,而是想告诉大家,老祖宗对付风湿真的有两手,关键是要早发现早调理,别等到关节变形才后悔,收藏这些方子的同时,更要记住:避开潮湿环境、少吃生冷食物、适当晒太阳,这才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