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洗头时总能抓下一把青丝,照镜子发现发际线正在以肉眼可见速度后退,跑了三家医院,医生都说我这脂溢性脱发没得治,直到邻居张婶看我天天往头皮抹生姜,硬塞给我一个泛黄的笔记本——她爷爷留下的中药生发手记。
"现在年轻人不懂,咱老祖宗治脱发讲究内外兼修",张婶边说边指着本子上的配伍:"你看这侧柏叶晒干捣碎泡酒精,每天擦三次,比那某王防脱液管用多了",我半信半疑试了两周,枕头上掉发真少了大半,原本油得能炒菜的头皮居然开始变爽。
其实古人对付脱发早有门道,医圣孙思邈在《千金方》里专门写过"发落不生"的症候,说是肾气虚衰、血热风燥导致的,就像种庄稼得先养地,头皮这块"土壤"要是火气旺、养分缺,头发自然活不成,老中医开的方子多从这三方面下手:
-
凉血祛风汤(外用) 野菊花30g+薄荷15g+桑白皮20g,煮水放温后按摩头皮,这相当于给头皮降降温,特别适合熬夜党头顶冒油、长小红疙瘩的情况,我同事用这个配方洗了半个月,额头闭口痘痘消下去,新茬短发像胡茬似的冒出来。
-
养血生发丸(内服) 熟地黄、制首乌各20g,当归、菟丝子各10g,碾成细粉蜜炼成丸,每天早晚吃6克,相当于给毛囊上肥料,隔壁王哥地中海两年,坚持吃这个方子三个月,现在脑门中间居然钻出毛茸茸的小绒毛。
-
穴位生发梳(物理疗法) 用牛角梳刮拭百会穴、率谷穴、风池穴,每个穴位刮30下,这招最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缓解颈椎僵硬,记得从前公司会计阿姨天天午休梳头,六十岁的人愣是没几根白头发。
上个月同学聚会吓一跳,当年我们班"贝勒爷"现在顶秃得锃亮,他说跑遍三甲医院花了好几万,最后还是他丈母娘托人从东北弄来鹿茸血片泡酒,配合何首乌蒸猪肝吃了半年,现在终于敢留背头了。
不过这些偏方也不是万能灵药,有个快递小哥听说侧柏叶泡酒好,直接拿工业酒精泡了一大缸,结果头皮红肿流黄水,还有人把生姜当饭吃,辣得满嘴溃疡也没见长发,最稳妥的是找正经中医师号脉,像我这种上热下寒的体质,大夫就让我在养血方子里加了肉桂引火归元。
现在每次洗头都成了享受,指缝里再没那种触目惊心的油腻,倒是我妈开始偷摸用我的侧柏叶酊擦鬓角,说是要把早年烫发毁掉的毛囊救回来,看来老祖宗留下的生发智慧,真比那些进口生发液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