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后台好多朋友都在问:"拉肚子好几天了,药也吃了就是反复,有没有啥土方法能治治?"要我说啊,老祖宗传下来的止泻智慧真不容小觑,今天就给大家盘点几种藏在厨房和药店里的止泻高手,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被忽视的野菜王——马齿苋 前几天邻居刘姐急性肠炎,医院开了抗生素却见效慢,她突然想起小区花坛里冒头的马齿苋,采了一把煮水喝,当天就见效,这种路边常见的野草可是止泻圣手,尤其对付湿热型腹泻(比如吃剩菜、海鲜导致的)特别灵,记得要连汤带草一起吃,那酸涩味虽然上头,但效果比某些中成药靠谱多了。
五谷杂粮里的止泻将军——炒薏米 老辈人总说"生的寒,熟的补",说的就是薏米,抓一把薏米放锅里炒到微黄,立马飘出粮食香,腹泻时抓两勺泡水喝,既能吸附肠道毒素,又能补充电解质,去年我带娃去农家乐,小孩乱吃东西闹肚子,幸亏民宿阿姨给了包炒薏米,开水一冲就给娃喝下去,当天晚上就安稳了。
厨房里的万能选手——焦米汤 这个偏方估计很多人听过但不会用,关键就在"焦"字上,不是普通煮粥那种米,要拿铁锅把大米炒到焦褐色,碾碎后煮水,去年办公室聚餐后集体腹泻,行政大姐神秘兮兮端出焦米茶,我们当凉茶喝了半天,居然都没跑厕所!现代研究发现,焦米表层形成的活性炭物质确实能吸附病菌。
药食同源的低调高手——山药 别以为山药只能炖汤补脾,遇到慢性腹泻它才是隐藏王牌,特别是那种表皮带麻点的铁棍山药,切段蒸熟后蘸白糖吃,连吃三天对五更泻(凌晨拉肚子)特别有效,我奶奶以前老毛病就是靠这个偏方调好的,现在冰箱里常年备着山药糊。
中草药里的急救员——艾叶 这个适合受凉引起的水样便,新鲜艾叶揉碎敷肚脐,或者干艾叶煮鸡蛋,暖胃止泻双管齐下,记得小时候淋雨回家必喝艾叶红糖水,姜辣混着草木香,喝完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不过艾叶性温,如果是细菌性腹泻可别乱用。
【实战搭配技巧】
- 暴泻不止:马齿苋+炒薏米煮水,加少许盐
- 久泻虚弱:山药粉+焦米汤,撒点熟芝麻
- 旅游应急:艾叶泡脚+生姜贴肚脐
- 儿童腹泻:胡萝卜泥+苹果煮水(6个月以上适用)
说个真实案例:表弟去泰国玩吃太多冰镇水果,半夜上吐下泻,当地药店只有英文包装的西药,他硬是靠着手机翻译买了艾条灸肚脐,又让酒店煮了焦米粥,愣是没耽误第二天行程,所以说关键时刻,老法子反而顶用。
【特别注意】
- 腹泻超过3天或带血必须看医生
- 霍乱等烈性传染病要立刻就医
- 孕妇、婴幼儿慎用中药偏方
- 止泻期间忌牛奶、香蕉、坚果等难消化食物
现在药店的蒙脱石散动不动就断货,其实家里灶台上的食材就能救急,当然不是说反对吃药,而是这些流传千年的土方法在特定时候真能派大用场,大家还有哪些私藏止泻妙招?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说不定你的小窍门能帮到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