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药箱时翻出一包干枯的草药,叶片卷曲如皱纸,凑近却闻到一缕清凉香气,老中医说这是卜荷,名字听着陌生,却是家家药柜里都该备着的"隐形卫士",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不起眼却大有乾坤的中药宝贝。
千年药草的前世今生 卜荷这名字虽冷门,但在中药铺可是元老级存在,它本名其实叫"薄荷",只是各地方言发音不同,在江浙一带常被唤作"卜荷",这抹绿从《千金方》里飘进寻常百姓家,孙思邈用它解暑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写过它的妙处,别看它身价便宜,却是能通鼻窍、散风热、提神醒脑的全能选手。
厨房里的中药匣子 上次感冒鼻塞,我妈从冰箱抓把新鲜卜荷叶,开水一冲让我喝,那股子辛辣凉意直冲天灵盖,半小时后鼻子居然通气了!后来才知道,这招在江南民间用了上百年,暑天煮绿豆汤时丢几片,既能预防中暑又添清香;炖鱼汤时放两片,去腥效果比姜还好,最绝的是治嗓子疼,新鲜叶子捣碎敷颈窝,凉丝丝地特别舒服。
药店不会说的秘密 在同仁堂抓药时发现个规律:治风热感冒的方子里十有八九藏着卜荷,老药师说它就像中药界的"万金油",和荆芥搭档能祛风寒,配菊花可清肝火,遇上罗汉果就是润喉神器,不过要记住,这性子寒凉的小家伙可不敢给体寒的人乱用,就像冬天不能浇冰水一样道理。
阳台上的百草园 去年在花盆里随手插的卜荷枝,今年已经漫成绿毯,这植物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掐根枝插土里就能活,夏天蚊子多的时候,摘几片叶子搓碎放在窗台,比蚊香还管用,小孩被蜜蜂蛰了,老太太们总爱用卜荷汁涂伤口,凉凉的镇痛效果立竿见影。
那些年错过的养生经 常看年轻人拿星巴克续命,其实保温杯里泡卜荷才是真·国潮养生,上班族对着电脑眼睛酸,不妨泡杯菊花卜荷茶;吃火锅上火了,来盏冰糖卜荷饮;就连熬夜党急救黑眼圈,用卜荷蒸汽熏眼睛都比眼霜管用,不过要避开铁锅煮,这娇贵家伙遇到金属会变黑,用玻璃壶才沏得出碧绿茶汤。
识货人的火眼金睛 市场上卜荷分两种:叶片肥厚的是家养款,气味冲但药效猛;细瘦纤巧的野生款,香气清雅更耐泡,挑干货时要选颜色碧绿不带黄斑的,捏着酥脆的才是好货,有个简单鉴别法:真卜荷泡水会沉底,假的都飘在水面上晃悠。
祖辈传下的小禁忌 虽说是好东西,但月经期、孕妇、胃寒的朋友要慎用,就像辣椒虽好不能顿顿吃,卜荷也得看体质,有次邻居拿它治咳嗽,结果咳得更厉害——原来把寒咳热咳搞反了,所以用药前最好问问大夫,别像我之前拿它当减肥茶猛喝,结果闹肚子进了医院。
四季养生的百搭王 春天用它醒脾祛湿,夏天泡茶防暑降温,秋日搭配雪梨润燥,冬日煮粥中和羊肉热性,我最近迷上用卜荷叶包粽子,清香沁人还不腻,老话说"门前一株卜荷,郎中踏破门",现在想来,这抹清凉里确实藏着祖辈的智慧。
各位看官家里是不是也藏着包卜荷?快来留言说说你的独家用法吧!关注我,下期带你们认识藏在厨房角落里的中药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