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头有棵歪脖子老树,树下总长着几丛叶子皱巴巴的野草,老一辈人路过时,常随手掐几片叶子揉碎闻一闻,说这是"三丫苦",上火咳嗽时嚼两片能管用,以前我觉得这就是普通杂草,直到去年嗓子肿得吞口水都疼,我妈硬塞了我一把黑黢黢的根煮水,没想到当天就轻松了一半——这才开始认真研究这不起眼的三丫苦。
认准这些特征,路边就能挖到宝
三丫苦在南方山野里挺常见的,学名虽然叫"三叉苦",但老乡们还是习惯叫它三丫苦,这草长得很有特点:叶子像三个分叉的鸭掌,边缘锯齿像小狼牙,折断时会流出黄绿色的汁液,闻着有点凉悠悠的苦味,每年春夏开小白花,秋天结一串串红果子,看着喜庆却苦得舌头打颤,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根,晒干后掰断能看到金黄色的"骨节",老中医说这是药效足的标志。
从古至今,这草专治各种"火毒"
村里八十岁的刘大夫说过:"三丫苦就是自然界的灭火器。"早年闹饥荒时,不少人用它的嫩叶拌粥吃,既能充饥又不会上火,我翻过县志,发现清朝就有记载:瘟疫横行时,百姓用三丫苦煮水熏屋子,全家老小喝一碗,竟能躲过不少灾病,现在镇医院还开这种草药,不过是配上蒲公英、金银花,做成降火凉茶卖十几块一杯。
前阵子我熬夜赶稿子,嘴角烂了三个口子,试了维生素B2片不管用,突然想起外婆的土方子,把三丫苦的嫩叶捣碎敷在溃烂处,刚开始辣得直抽气,半小时后居然不觉得疼了,连着敷了三天,溃疡面结成薄痂,这效果比药店买的冰硼散还快。
现代研究发现的神奇本领
省城来的大学生村官做过实验:把三丫苦熬出的汁水放进冰箱,第二天上层漂着层油膜似的物质,后来查论文才知道,这草含有"三叉苦素"和多种生物碱,不仅能杀菌消炎,还能抑制流感病毒复制,更绝的是它对皮肤真菌特别有效,隔壁王婶的脚气痒了二十年,用三丫苦煮水泡脚,配合白醋捈擦,两个月居然断根了。
不过要提醒大家,新鲜叶片直接贴脸可能会过敏,去年有个城里游客摘了叶子揉汁祛痘,结果满脸红肿进医院,最好是晒干后煎水,或者拿高度白酒泡两周做成药酒,擦蚊虫叮咬特别见效。
这些用法,家家户户都能试试
-
上火急救包:抓一把晒干的三丫苦杆(带刺的枝条),加冰糖炖猪瘦肉,喝汤吃肉,喉咙痛半天就能缓解,小孩积食发烧时,用它的根煮水当茶饮,比退烧药温和得多。
-
皮肤病克星:湿疹渗液时,用三丫苦叶捣烂敷患处;牛皮癣瘙痒难耐,拿陈年蜂蜜泡三丫苦枝条,每天捈两次,注意避开眼睛和伤口,这草刺激性可不小。
-
关节痛妙招:采够半斤新鲜三丫苦,切段泡5斤40度米酒,密封三个月后启用,每天早晚蘸酒搓膝盖、肩膀,风湿痛发作时能顶大用。
千万别踩这些坑
别看三丫苦好处多,乱用也会出问题,村里张大爷有次咳血硬喝三丫苦水,结果越喝血越多——原来他气管有旧伤,寒性药力太猛反而刺激病灶,孕妇绝对不能碰这草,前几年邻村有个媳妇不懂,喝了三丫苦汤导致胎动不安,最保险的方法是:鲜用不超过30克,干品控制在10克内,连续服用别超过一周。
现在城里中药房的三丫苦卖到80块钱一斤,其实自家田埂上随便薅,上周我带女儿去认草药,她蹲在那研究三丫苦的果实:"妈妈,这个红果子好漂亮!"我赶紧拦住她:"可不能馋嘴,这玩意苦得能让眼泪直流!"小家伙吐吐舌头跑了,留下我一个人收拾满兜的草药,忽然觉得祖辈传下来的智慧,就藏在这些不起眼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