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骤降,后台好多粉丝留言说"穿再多都手脚冰凉""稍微吃凉的就拉肚子",其实这些都是体内有寒的表现!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老中医都在用的5种温中散寒妙药,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学会正确搭配能让整个冬天暖暖的~
厨房里的驱寒高手:生姜 说起驱寒第一反应就是姜茶吧?但很多人不知道,不同做法效果差很大,老姜切片煮水时一定要带皮,皮才是散寒的关键!如果受凉感冒初期,切三片姜加红糖煮水,趁热喝下后发汗效果立竿见影,平时炒菜放姜也有讲究,建议在热油里煸炒到微黄再下菜,这样能激发姜辣素的活性,不过要注意,晚上7点后最好别喝姜茶,容易上火哦~
月经期救星:艾叶 很多女生宫寒痛经都会泡艾叶水,但正确做法应该是煮鸡蛋!艾叶15克+带壳鸡蛋2个,冷水下锅煮开后转小火焖10分钟,吃掉鸡蛋喝掉汤,连续三天就能明显感觉小腹暖暖的,泡脚更是经典用法,但要控制水温在42度左右,泡到微微出汗即可,记得泡完马上擦干穿袜子保暖,否则反而容易着凉。
五脏庙的暖炉:丁香 这个藏在火锅底料里的宝贝可不止增香!3-5颗丁香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对长期胃寒引起的口臭特别有效,炖肉时加少许丁香不仅能去腥,还能温暖肠胃,但注意不能过量,每天不超过2克,孕妇更要慎用,有个小窍门:含一颗丁香在舌下,能快速缓解突发胃痛。
脾胃的棉袄:砂仁 这个是广东煲汤的常客,特别适合饭前胀气、打嗝有腐臭味的伙伴,春砂仁捣碎后用蜂蜜封存,每天早晨空腹嚼两粒,坚持一周会发现胃口变好,搭配猪肚炖汤时,记得把砂仁装进纱布袋,不然黑色的小颗粒会影响口感,注意阴虚火旺的人要少用,容易口干舌燥。
口袋里的暖宝宝:小茴香 没想到吧?厨房调料也是中药!炒热的小茴香装布袋敷肚子,比暖宝宝还管用,煮鲫鱼汤时放一把,既能去腥又能暖胃,有个简单好用的方法:把小茴香用纱布包好,放在暖气片上烘干,睡前闻一闻,对鼻塞流涕特别见效,不过高血压患者要少吃,含有少量挥发油可能影响血压。
这些药材虽然温和,但使用时要注意三点:①所有温热性质中药都不适合发烧、咽喉肿痛时使用②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伤阴,建议每周停两天③最好咨询中医师辨证体质,就像我家奶奶说的:"补身子如浇花,要慢慢润",大家还有什么独家驱寒秘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