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好多养生博主都在晒蜂巢蜜,突然想起老家屋檐下那个被捅过的马蜂窝,小时候被蜜蜂追着跑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哪能想到这看着吓人的蜂房居然是中药铺里的常客?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藏在蜂巢里的中药宝藏。
先说清楚啊,这里说的蜂房可不是蜂蜜也不是蜂蜡,而是蜜蜂居住的"房子"本身,您要是去中药店瞅见那些灰不溜秋、满是孔洞的块状物,别嫌它丑,这可是正经入药的药材,学名就叫"蜂房",有些地方也叫它"露蜂房"。
要说这蜂房入药的历史,那可真是年头久了,翻翻《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下品"药材(古代药物分类),别看排位靠后,实用性可一点不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更是夸它"治疔肿疮毒、乳痈发背",说白了就是对付各种皮肤疙瘩、无名肿痛的高手。
为啥这玩意儿能治病?细想也有道理,蜂房本来就是蜜蜂抵御外敌的堡垒,既要防雨防潮,又要抗菌消炎,自带防御属性,现代研究发现,这蜂房里含有蜂胶、树脂、挥发油等多种成分,简直就是天然抗生素+消炎药的组合装。
不过您可别以为它就只会消肿,老中医们用蜂房可有门道了,配伍不同药材能治不同病症,比如配上蒲公英、地丁,那就是治疗乳腺炎的好搭档;搭上金银花、野菊花,立马变身祛痘消痤的利器;最绝的是跟全蝎、蜈蚣组CP,专治风湿骨痛,这组合听着就霸气。
记得去年邻居王婶胳膊上长了个大疖子,医院说要开刀,她硬是用蜂房煮水敷了三天,那包就消下去了,具体方法也简单:取5-10克蜂房撕碎,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熬15分钟,晾温后拿纱布蘸着敷患处,每天两三次,不过得提醒一句,这招只适合没破皮的肿块,破了的千万别试,容易感染。
说到用法,蜂房确实有点"糙",常见都是煎汤喝,3-5克就够了,多了怕刺激胃,也有碾成粉末外用的,但得注意过敏体质,现在有些中成药里也藏着它,像某些跌打损伤药、皮肤科药膏里都有它的身影。
不过再好的东西也有讲究,蜂房性平偏凉,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孕妇更是碰不得,里面的特殊成分可能引起宫缩,最搞笑的是某次看直播卖药材,主播信誓旦旦说蜂房能治鼻炎,结果评论区一堆人吐槽越用越痒,所以说用药这事真得听大夫的。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不少奶茶店推出"蜂巢冻冻",其实那只是蜂蜡和蜂蜜的混合物,真正的蜂房可没人直接嚼着吃,倒是有些养生达人用蜂房泡酒,据说早晚小酌能祛风湿,这招我试过,口感嘛...建议加点冰糖中和。
最后说个鉴别窍门:好蜂房应该有点弹性,闻着有股特殊的清香味,表面残留的蜂蜡越多越新鲜,要是摸着发硬或者臭烘烘的,准是陈年老货或者掺了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您要是在野外遇到蜂房,千万小心!虽然药用价值高,但贸然招惹蜜蜂群可要出大事,记得前年山里徒步,看见棵老树上挂的巨型蜂房,拍完照我就撤到十米外,那场面至今想起来还后脖子发凉。
这蜂房啊,就是个典型的"丑东西有大用处"的代表,下次去中药店别再只盯着人参灵芝,角落里的蜂房说不定正是解决你困扰的钥匙呢,当然具体怎么用,还是得问过大夫才稳妥,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可别学我当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