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热得让人上火,嘴角起泡、嗓子疼、心烦失眠……这时候很多人想找点中药调理,到底哪些中药能清凉泻火还凉血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藏在药柜里的"灭火高手",全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真本事!
上火不是小事,分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很多朋友一上火就乱喝凉茶,其实中医眼里的"火"大有讲究,像舌尖红、口腔溃疡这种是心火旺;牙龈肿痛、口臭多半是胃火;眼睛发红、脾气暴躁可能是肝火,而凉血主要针对血热引起的皮肤红斑、鼻出血这些症状,记住这五大金刚,保准你调理不迷路。
清热解毒担当——金银花 说起清热第一反应就是金银花,它可是被称为"植物抗生素",新鲜采摘的金银花带点薄荷香,晒干后泡水喝,那股子清冽劲儿瞬间就能缓解咽喉肿痛,最妙的是它能走经络,既能清肺火治咳嗽,又能凉血止痢,夏天煮绿豆汤时扔一把,清热解毒效果翻倍,不过要注意,脾胃虚寒的朋友别长期喝,免得肚子受不住。
消炎圣手蒲公英 别看蒲公英不起眼,浑身都是宝,叶子能清肝火,根擅长祛胃热,整株捣碎外敷还能消乳腺炎肿块,春天挖些刚冒芽的嫩苗,焯水后凉拌吃,比吃消炎药还管用,特别是经常熬夜的上班族,用蒲公英3g+玫瑰花2朵泡茶,既能降肝火又不伤脾胃,喝一周就能感觉眼睛没那么干涩了。
苦口良药黄连 说到泻火,黄连的苦是出了名的,但这"哑巴亏"真没白吃,它专治实火,特别是肠胃实热引起的便秘、口臭,记得小时候发烧喉咙肿,奶奶就会用黄连切片含嘴里,虽然苦得直咧嘴,但消肿效果立竿见影,现在药店有黄连上清片,不过建议大家遵医嘱服用,毕竟过犹不及。
凉血专家生地黄 血热的人容易出疹子、流鼻血,这时候该生地黄出场了,它像块降温玉石,能把血里的燥热导出来,经典搭配是生地黄15克+玄参10克煮水,专门对付阴虚火旺,不过这药有点滋腻,舌苔厚腻的湿热体质要慎用,最好配点砂仁陈皮一起煮。
厨房里的隐藏高手——丹皮 牡丹皮可是个宝贝,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活血散瘀,女性经期烦躁、脸上长痘,用丹皮6克+栀子3克泡茶特别合适,炖肉时放几片,还能解油腻助消化,但孕妇要避开,这味药有活血作用,可不是闹着玩的。
巧搭配效果翻倍 单兵作战不如组合出击,给大家几个实用配方:①金银花+菊花各5克,加冰糖焖10分钟,专治风热感冒;②蒲公英10克+荷叶3克,煮水当凉茶饮,适合久坐族去湿清热;③生地黄15克+莲藕半节同煲,养阴不留瘀,记住所有中药都要趁热喝,凉了反而影响效果。
这些坑千万别踩
- 别拿中药当饮料长期喝,过犹不及伤正气
- 虚火(手脚心热但怕冷)别用寒凉药,越吃越糟
- 孕妇、经期慎用活血化瘀类药材
- 西药降压药别和罗布麻叶混着吃
- 儿童上火首选食疗,山楂苹果煮水比吃药安全
最后教大家个自测小技巧:舌头对着镜子伸出来,如果舌尖红得像草莓尖,赶紧泡杯金银花;如果整个舌头都通红,可能就需要生地黄来凉血了,不过具体用量还是要找中医师把脉,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收藏好这些中药知识,下次上火别再瞎喝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