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金功效与作用,传统中药材的现代价值解读

一归堂 2025-04-13 科普健康 1628 0
A⁺AA⁻

在中医药的宝库中,鸡内金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材,以其显著的功效和多样的作用备受瞩目,它不仅是传统医学中常用的药材,在现代健康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鸡内金,即鸡的砂囊内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其性平,味甘,归脾、胃、小肠、膀胱经,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鸡内金具有多种功效。

消食健胃

鸡内金最为人熟知的功效便是消食,在古代医籍中,就有诸多关于其消食导滞的记载,它对于各种饮食积滞都有很好的消解作用,无论是小儿因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还是成人暴饮暴食后的腹胀、腹痛,鸡内金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饮食方面往往难以做到规律和节制,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情况屡见不鲜,这给肠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鸡内金便成为了一种天然的消食良药,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酶的分泌,从而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缓解因饮食积滞而引起的不适症状。

当人们食用过多油腻食物后,常常会感到胃部胀满、恶心,这时服用含有鸡内金的药物或食疗方,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些症状,鸡内金通过刺激胃液分泌,提高胃酸的浓度,使食物在胃中得到更好的消化分解,减轻胃部的负担,它还能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维护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涩精止遗

除了消食健胃,鸡内金还具有涩精止遗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若肾气不固,则会出现遗精、滑精等症状,鸡内金可入肾经,具有补肾固精的作用,对于肾虚所致的遗精、遗尿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遗精、早泄等问题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困扰,鸡内金在这方面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它可以与芡实、牡蛎等中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涩精止遗的效果,这些药物相互协同,共同作用于人体的肾经,调节肾脏的功能,增强肾气的固摄能力,从而有效减少遗精、滑精等症状的发生,鸡内金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精神压力,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通淋化石

鸡内金还具有通淋化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在中医看来,泌尿系统结石多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导致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凝结成石,鸡内金能够消除泌尿系统的湿热之邪,化除结石,促进尿液排出。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鸡内金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方面的有效性,其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如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功能,降低尿液中钙盐的浓度,防止结石的形成,鸡内金还能增强输尿管的蠕动功能,使结石更容易被排出体外。

对于一些较小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有鸡内金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有可能使结石自行排出,即使对于较大的结石,鸡内金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与其他治疗方法(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宽中健脾

鸡内金还对脾胃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现代人常常因饮食不规律、情志失调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泄等症状,鸡内金具有宽中健脾的功效,能够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它可以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的药物配伍使用,起到益气健脾、消食和胃的作用,在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时,鸡内金不仅能促进食物的消化,还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脾胃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鸡内金还能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脾胃的气机升降失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胃下垂、便秘等,鸡内金通过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使脾胃的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恢复正常的气机运动,从而缓解相关疾病的症状。

现代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鸡内金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鸡内金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鸡内金多种药理作用。

胃激素样物质可以促进胃腺的分泌,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从而提高消化功能,角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炎和修复黏膜的作用,对于胃肠道黏膜损伤有着积极的保护和修复效果,氨基酸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能够为身体提供营养支持,同时也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除了传统的中药方剂外,鸡内金也被开发成了多种形式的制剂,如胶囊、片剂、颗粒剂等,这些现代制剂不仅保留了鸡内金的传统功效,而且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易于患者接受,随着对鸡内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新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之中。

临床应用案例

在临床上,鸡内金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一)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不调等,中医认为小儿疳积多由喂养不当、营养失衡等因素引起,导致脾胃功能受损,食物积滞于胃肠。

鸡内金在治疗小儿疳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某医院曾收治一名 5 岁患儿,长期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经检查诊断为小儿疳积,医生给予患儿以鸡内金散(主要成分为鸡内金)口服治疗,每次 3 克,每日 3 次,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嘱咐家长注意控制患儿的饮食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经过两周的治疗,患儿的食欲明显改善,面色逐渐红润,体重有所增加,继续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患儿的疳积症状完全消失。

(二)泌尿系统结石

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鸡内金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某患者因长期饮水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患上肾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仍有部分结石残留,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排石汤加减治疗,其中包含鸡内金 15 克、海金沙 15 克、金钱草 30 克等药物,患者服药两周后,复查结果显示结石已基本排出体外。

(三)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饱胀、嗳气、反酸等症状,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由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等因素引起。 鸡内金具有消食健胃、宽中健脾的作用,可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某患者患有慢性胃炎多年,经常胃脘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医生给予患者以香砂养胃丸合鸡内金散治疗,香砂养胃丸具有温中和胃、行气化湿的作用,与鸡内金散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患者服用一个月后,胃脘部胀满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继续治疗两个疗程后,慢性胃炎的症状基本得到控制。

使用注意事项

虽然鸡内金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在使用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鸡内金一般宜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剂使用,因为鸡内金质地较硬,煎煮后其有效成分不易完全溶出,研末冲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效。

对于脾虚无积滞者应慎用鸡内金,因为鸡内金具有较强的消食导滞作用,脾虚而无积滞的患者使用后可能会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

鸡内金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可能与鸡内金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而有些药物则可能与鸡内金发生拮抗作用,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鸡内金时,应在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鸡内金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其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通淋化石、宽中健脾等功效在现代医学和健康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相信鸡内金将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