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的广袤天地里,有不少中药是以白色根茎入药的,它们各具特色,在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白色根茎中药。
常见白色根茎中药介绍
山药
- 来源与产地: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其中以河南焦作(古怀庆府)所产的怀山药最为地道。
- 外观特征: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
- 功效与应用: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 用法用量:内服一般为15 - 30g,大量可用至60 - 250g,可以煎汤、煮食,也可入丸、散。
白芍
- 来源与产地: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地,其中浙江产的杭白芍质量最佳。
- 外观特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 功效与应用: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
- 用法用量:6 - 15g,煎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术
- 来源与产地: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于潜所产质量最佳,称为“于术”。
- 外观特征:呈不规则团块状或拳形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 功效与应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 用法用量:6 - 12g,煎服。
桔梗
- 来源与产地: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产量较大,称为“北桔梗”;华东地区产品质量较好,称为“南桔梗”。
- 外观特征: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表面淡黄白色至淡黄棕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纵扭皱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
- 功效与应用: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 用法用量:3 - 10g,煎服。
常见白色根茎中药对比表格
中药名称 | 来源 | 产地 | 外观特征 | 功效 | 用法用量 |
---|---|---|---|---|---|
山药 | 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 河南、山西等地 | 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 15 - 30g,大量可用至60 - 250g,煎汤等 |
白芍 | 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 浙江、安徽等地 | 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 |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 6 - 15g,煎服 |
白术 | 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 浙江、安徽等地 | 不规则团块状或拳形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 |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 6 - 12g,煎服 |
桔梗 |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 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 圆柱形或长纺锤形,表面淡黄白色至淡黄棕色 |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 3 - 10g,煎服 |
哪些中药是白色的根茎FAQ常见问题大全
问:白色根茎的中药都适合所有人服用吗?
答:不是的,不同的白色根茎中药有不同的功效和适应证,也有各自的禁忌人群,山药虽然大多数人都能食用,但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不宜服用;白芍对于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孕妇应慎用;白术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不宜用;桔梗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所以在使用这些中药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问:白色根茎中药在保存上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答:白色根茎中药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和虫蛀,对于一些易受潮的中药,如山药,可以放在密封容器中,并加入干燥剂,而像桔梗等含有挥发油成分的中药,要注意密封保存,防止挥发油散失而影响药效,如果是炮制后的中药,其保存方法可能会因炮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经过蜜炙的中药要注意防潮,防止蜜变酸变质。
问:白色根茎中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答:这要根据具体的中药和个人体质来判断,有些白色根茎中药,如山药,在适量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长期食用,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但像白芍、白术等药物,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一定的偏性,长期服用可能会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是否可以长期服用白色根茎中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综合判断。
了解哪些中药是白色的根茎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于我们合理应用中药养生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