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的广袤天地里,以“葛”命名的中药材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还在现代医学中展现出多样的功效,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份详尽的葛中药大全,涵盖常见的葛类中药信息,解答您可能存在的疑问。
常见葛类中药介绍
葛根
- 来源: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 产地:主产于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 主治病症: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粉葛
-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外皮,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或斜切成片,干燥。
- 产地: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 主治病症:与葛根相似,但粉葛质地较致密,纤维性较弱,淀粉含量高,常用于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等。
表格对比
名称 | 来源 | 产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重点 |
---|---|---|---|---|---|
葛根 | 野葛干燥根 | 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 | 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等 | 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等 |
粉葛 | 甘葛藤干燥根 | 广西、广东等 | 甘、辛,凉;归脾、胃经 |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等 | 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等 |
葛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葛根在方剂中的应用
-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
-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组成,能解表清里,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粉葛的食疗搭配
- 粉葛鲮鱼汤:粉葛、鲮鱼搭配,有清热下火、祛湿润燥的功效,适合在炎热天气食用。
- 粉葛猪骨汤:粉葛与猪骨一起煲汤,能健脾养阴,生津止渴。
葛中药大全 FAQ常见问题大全
问:葛根和粉葛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答:虽然葛根和粉葛功效有相似之处,但在使用上还是有一定区别,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的作用相对较强,对于外感发热伴有项背强痛等症状更为常用;而粉葛质地更细腻,淀粉含量高,生津止渴的效果较好,多用于热病伤津、口渴等情况,在食疗方面,粉葛因其口感相对较好,更常用于煲汤等食疗方中。
问:葛类中药有什么禁忌人群吗?
答:葛类中药大多性凉,虚寒者忌用,胃寒呕吐者慎用,低血压、低血糖患者也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因为葛根等有一定的降血压、降血糖作用,孕妇在使用葛类中药时需要格外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问:葛类中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答:一般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葛类中药,虽然它们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但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脾胃等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如果是为了调理身体,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安排服用时间和剂量。
葛中药大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以“葛”命名中药的大门,无论是传统医学的应用,还是现代食疗的搭配,葛类中药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但在使用这些中药时,我们一定要遵循专业的建议,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它们的功效,希望通过本文,您能对葛类中药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