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的宝库中,人参和红参都是备受瞩目的珍贵药材,虽然它们有着一定的关联,但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剖析中药人参与红参的区别。
来源与炮制
- 人参: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一般生长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等地,根据生长环境不同,人参又可分为野山参、移山参、园参等。
- 红参:红参是人参经过炮制后的熟制品,它是将鲜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外观特征
类别 | 形状 | 颜色 | 质地 |
---|---|---|---|
人参 |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下部有支根2 - 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 | 表面黄白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 | 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 |
红参 | 全长6 - 17厘米,主根长3 - 10厘米,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 | 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2 - 3条扭曲交叉的支根。 | 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 |
性味与归经
- 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肾经。
- 红参:味甘、微苦,性温,归脾、肺、心、肾经,从性味上看,红参比人参多了“温”性,这也决定了它们在功效和适用人群上有所差异。
功效差异
-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等症,由于其性平,对于大多数体质的人都可以适当使用,尤其适合气阴两虚的人群。
-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主要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等,红参性温,更侧重于温补阳气,适合阳虚、气虚比较严重,以及体质虚寒的人群。
适用人群
- 人参:
- 工作劳累、压力大导致气阴两虚,出现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等症状的人群。
- 术后、产后身体虚弱,但有虚热表现的人群。
- 红参:
- 年老体弱、阳气不足,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夜尿频多的人群。
- 经常处于寒冷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群。
用法用量
- 人参:可煎服,3 - 9克;挽救虚脱可用15 - 30克,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克,一日2次。
- 红参:煎服,3 - 9克,红参性温,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现上火等症状。
中药人参与红参的区别FAQ常见问题大全
问:人参和红参哪个更适合冬天进补?
答:红参更适合冬天进补,因为冬天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容易受损,红参性温,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抵御寒冷,增强体质,而人参性平,虽然也有补气的功效,但在温补方面不如红参,如果是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即使在冬天也不适合大量食用红参,可选择人参进行适当的补气。
问:服用人参和红参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无论是人参还是红参,都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服用期间应避免吃萝卜、喝浓茶,因为它们可能会降低人参和红参的药效,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红参性温,服用时要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出现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鼻出血、口腔溃疡等,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问:人参和红参可以一起吃吗?
答: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将人参和红参一起吃,因为它们的功效有相似之处,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补气过度,增加身体负担,甚至引发不良反应,而且两者的药性有所不同,人参性平,红参性温,一起食用可能会使药性难以把握,不利于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合理调理,如果有特殊的健康需求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种药材,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人参与红参虽然都有补气的功效,但在来源、外观、性味、功效、适用人群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使用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材,以达到最佳的养生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