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的广袤天地里,有许多珍贵的药材,中药老耆便是其中之一,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对老耆比较陌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药老耆是什么。
老耆的基本信息
老耆其实就是黄芪,它是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在中医药领域,黄芪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被誉为“补气之长”,以下是老耆的一些基本信息: |名称|详情| | ---- | ---- | |别名|黄芪、绵芪、黄耆等| |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产地|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以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所产质量为佳|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老耆的药用价值
补气升阳
老耆能够补充人体的元气,提升阳气,对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一些经常感到疲倦、气短的人,服用老耆可以增强体力,改善精神状态。
固表止汗
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卫气,起到固表止汗的功效,对于表虚自汗的人群,老耆能够调节人体的汗液分泌,减少出汗现象。
利水消肿
老耆有利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对于一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水肿,老耆常被用于辅助治疗。
生津养血
能够促进津液的生成,滋养血液,对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常与补血药物配合使用。
行滞通痹
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疏通经络,对于痹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对于疮疡久溃不敛、脓成不溃等情况,老耆能够托毒外出,促进疮口的愈合。
老耆的临床应用
方剂配伍
在许多经典方剂中都有老耆的身影,例如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可益气固表止汗,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表虚自汗、易感冒等症状。
食疗应用
老耆也常用于食疗,比如黄芪炖鸡,将老耆与鸡肉一起炖煮,既美味又营养,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适合体质虚弱的人群食用,黄芪粥,用老耆和大米一起煮成粥,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作为日常养生的食疗方。
中药老耆是什么 FAQ 常见问题大全
问:老耆和黄芪是同一种药材吗?
答:是的,老耆就是黄芪,它是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在中医药的不同地区和传统中,可能会使用“老耆”这个别称,但实际上指的就是黄芪。
问:哪些人不适合服用老耆?
答: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合服用老耆,首先是阴虚火旺者,老耆性微温,阴虚火旺的人服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火热之象,导致口干、口苦、咽干、便秘等症状加重,其次是湿热内盛者,服用老耆可能会使湿热之邪难以祛除,加重病情,感冒发热期间也不宜服用老耆,因为此时人体正在抵抗外邪,服用补益类的老耆可能会闭门留寇,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问:老耆的服用方法有哪些?
答:老耆的服用方法有多种,可以煎服,将老耆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汁饮用,也可以用老耆泡水喝,将老耆切成薄片,用开水冲泡,焖10 - 15分钟后即可饮用,方便快捷,还可以将老耆用于食疗,如前面提到的黄芪炖鸡、黄芪粥等,在一些中成药中也含有老耆成分,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成药服用。
老耆的选购与保存
选购
在选购老耆时,应选择质地坚实、断面黄白色、有粉性、味甜、豆腥味明显的药材,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保存
老耆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防止受潮发霉,也可以将其装入密封袋中,放入冰箱冷藏,这样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中药老耆是一味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在使用老耆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以充分发挥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