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材种植技术介绍
人参种植技术
- 选地整地:人参喜冷凉、半阴半阳之处生长,耐寒,忌强光直射,宜选坡度在5-25度的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或砂壤土,农田地前作以玉米、豆类、小麦等为宜,选地后,于封冻前翻耕1-2次,深20厘米,翌春化冻结合耕翻,每公顷施入农家肥4000-5000千克,与土拌匀,以后每1-2个月翻耕1次,彻底清除残株杂物,打碎土块,然后作床。
- 播种: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特性,需要经过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阶段才能发芽,生产上主要采用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夏播在7-8月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秋播在10月中旬至封冻前,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和撒播。
- 田间管理:包括遮荫、松土除草、追肥、灌溉与排水、疏花疏果等,人参生长期间需要搭棚遮荫,避免强光直射,每年进行3-4次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化肥,干旱时要及时灌溉,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金银花种植技术
种植环节 | 具体操作 |
---|---|
选地整地 | 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深翻30厘米,耙细整平,作宽1.2-1.5米的高畦。 |
繁殖方法 | 主要有扦插繁殖、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选取1-2年生健壮枝条,剪成15-20厘米长的插条,每50-100根捆成一捆,埋于湿沙中贮藏备用,扦插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沟深10-15厘米,将插条按株距5-10厘米斜插于沟内,填土压实,浇透水。 |
田间管理 | 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4次,保持田间无杂草,追肥每年进行2-3次,第一次在春季萌芽前,每亩施入农家肥1000-1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第二次在采花后,每亩施入尿素10-15千克;第三次在冬季封冻前,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3000千克,整形修剪在冬季或早春进行,主要剪去枯枝、病枝、弱枝、交叉枝和徒长枝,培养丰产树形。 |
黄芪种植技术
- 选地施肥:黄芪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怕涝,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3000千克,磷酸二铵20-3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深翻30厘米,耙细整平,作宽1.2-1.5米的高畦。
- 播种:黄芪种子硬实率较高,播种前需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擦伤、温水浸种和硫酸处理等,播种时间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播在10月下旬至封冻前,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条播行距20-25厘米,播深2-3厘米,覆土1-2厘米;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然后覆土1-2厘米。
- 田间管理:苗高5-7厘米时进行间苗,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定苗,株距10-15厘米,生长期间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追肥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行,每亩施入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烂根。
几种中药材种植技术FAQ常见问题大全
问:人参种植过程中如何防治病虫害?
答:人参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等,虫害有蛴螬、地老虎等,防治病害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择无病种子和种苗、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等,化学防治可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或灌根,防治虫害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合理施肥、中耕除草等措施,创造不利于害虫生存的环境;物理防治可采用灯光诱捕、糖醋液诱捕等方法;化学防治可根据害虫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或撒施。
问:金银花种植几年可以收获?
答:金银花一般在种植后的第2-3年开始开花结果,但产量较低,第4-5年进入盛花期,产量逐渐增加,金银花的花期一般在每年的5-7月,当花朵呈白色或金黄色,尚未开放时采摘,质量最佳,采摘后应及时晾干或烘干,避免发霉变质。
问:黄芪种子处理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答:黄芪种子硬实率较高,播种前需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擦伤、温水浸种和硫酸处理等,机械擦伤是用砂纸或砂轮等将种子表面的蜡质层磨破,使种子易于吸水发芽;温水浸种是将种子放入50-60℃的温水中浸泡6-8小时,然后捞出晾干;硫酸处理是将种子放入浓硫酸中浸泡3-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不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种子和种植环境,机械擦伤和温水浸种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较好。
种植中药材需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品种和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和防治措施,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中药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