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外感疾病是较为常见的健康困扰,小儿外感多由风邪侵袭肌表所致,常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中医在治疗小儿外感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众多有效的中药方剂能帮助孩子缓解症状、恢复健康,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儿外感中药方剂。
常见小儿外感中药方剂介绍
银翘散
- 出处:《温病条辨》
- 组成: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 适用症状: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
- 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多为水煎服。
桑菊饮
- 出处:《温病条辨》
-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苇根。
-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适用症状: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
-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现代用法多为水煎服。
荆防败毒散
- 出处:《摄生众妙方》
-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甘草。
- 功效:发散风寒,解表祛湿。
- 适用症状: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数而重取无力。
- 用法:水一钟半,煎至八分,温服,现代用法多为水煎服。
方剂对比表格
方剂名称 | 出处 | 组成 | 功效 | 适用症状 |
---|---|---|---|---|
银翘散 | 《温病条辨》 | 连翘、银花等 |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等 |
桑菊饮 | 《温病条辨》 | 桑叶、菊花等 |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
荆防败毒散 | 《摄生众妙方》 | 羌活、独活等 | 发散风寒,解表祛湿 | 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等 |
小儿外感中药方剂 FAQ 常见问题大全
问:小儿服用外感中药方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控制药量和服药时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药量有差异,不能自行增减,中药方剂一般需要温服,避免过凉或过热,以免刺激孩子肠胃,服药期间,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要密切观察孩子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问:这些中药方剂可以自己在家煎制吗?
答:如果家长对中药煎制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并且有合适的煎药器具,是可以在家煎制的,但在煎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医生的医嘱和药物说明书,煎药时,要注意用水的量、煎药的时间和火候,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 30 - 60 分钟,然后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不同的方剂煎制时间有所不同,像银翘散这类方剂,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效成分挥发,如果家长对煎药过程不熟悉,建议到医院或药店代煎。
问:小儿外感中药方剂和西药可以一起服用吗?
答: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自行将中药方剂和西药一起服用,因为中药和西药的成分复杂,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如果孩子需要同时使用中药方剂和西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和药物的特性,判断是否可以联合使用,并给出合理的用药方案,比如确定两种药物的服用时间间隔等。
中医的小儿外感中药方剂在治疗小儿外感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确保孩子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家长们在孩子外感疾病的治疗上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