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看看这是痤疮还是毛囊炎?"其实很多人分不清这两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今天咱们就唠唠怎么通过照片自我鉴别,先说结论:看红晕范围、摸颗粒硬度、观察发展速度,这三招最管用!
先看红晕范围像不像"靶心" 打开手机相册找到痘痘特写,重点观察红肿区域,如果是痤疮,多数时候能看到中间有个明显白头或黑头,周围皮肤泛红但边界模糊,就像滴在纸上的水渍慢慢晕开,特别是那种按压会痛的大红疙瘩,十有八九是痤疮里的炎性丘疹。
毛囊炎的红晕则像精准画的圆规,边缘特别清晰,记得去年闺蜜后颈长了个红疙瘩,拍照发现周围皮肤完全正常,中间还有个针尖大的脓点,皮肤科医生说这就是典型毛囊炎,这种"靶心式"红肿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标志。
上手摸硬度像捏橡皮擦 拍完照别急着删,现在用手轻轻按压,痤疮摸起来像装满水的气球,表面软软的但底下硬邦邦,特别是结节型痤疮能明显摸到皮下硬块,上周邻居小孩满脸冒痘,他妈妈拍的照片里那些发紫的大块痘痘,就是典型的囊肿型痤疮。
毛囊炎恰恰相反,摸起来像绿豆泡发了三天,整个都是实打实的硬,表姐家孩子运动后手臂长的红疹,照片看着吓人但摸起来扎实,涂了夫西地酸两天就消下去,这就是典型毛囊炎表现。
翻相册看变化速度 这时候就要用到手机里的"时间轴功能"了,痤疮就像慢性子选手,同一个位置反复冒痘,旧痘印还没消新痘又叠上来,我同事额头那片常年泛红的区域,照片对比发现每个月都有新痘痘冒出来,皮肤科诊断是痤疮伴随的玫瑰痤疮。
毛囊炎则是急性子,通常单发存在,上个月健身认识的小哥后背长痘,拍照记录发现三天内从小红点变成带白尖的脓包,这种快速发展且孤立存在的,多半就是毛囊炎,不过要是多个毛囊炎反复发作,也要注意是不是真菌感染。
这里要敲黑板划重点:自己拍图鉴别只能做初步判断!去年网友给自家娃乱挤"痘痘",结果把毛囊炎挤成蜂窝织炎住院,这种教训千万别试,建议拍完高清特写照片后,最好找专业医生面诊,必要时做个皮肤镜检查更保险。
最后教个拍照小技巧:用手机微距模式拍摄,背景放张白纸对照色差,自然光下拍比美颜灯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存下来的照片按日期建文件夹,复诊时给医生看特别直观,记住不管痤疮还是毛囊炎,早发现早治疗都能少留疤,千万别学网上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