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一热,后台总有人留言说身上起"圆圈疹",痒得整宿睡不着,其实这种反复发作的皮肤问题,老辈人早有应对妙招,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本草纲目》里的治藓真功夫,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实在方子。
咱们先搞清楚,为啥这玩意儿老是阴魂不散?西医叫它真菌感染,中医看来就是湿热毒邪在皮肤里扎了根,就像墙角的霉斑,光擦表面没用,得把墙缝里的潮气都晒干才行,那些激素药膏好比强力去污剂,当下管用,可墙还是潮的,过阵子又冒出来了。
先说个基础方子,艾叶配黄柏,艾叶大家都知道,端午挂门上驱邪的那个,其实是温经除湿的好手,黄柏呢,就像个燥湿小能手,专吸皮肤里的水汽,两味药各抓一把,煮水晾到40度左右,拿软布蘸着擦患处,刚开始可能会爆红点,别怕,这是毒气往外发呢,忍三天就消停了。
要是痒得挠出血丝,得加点苦参和地肤子,苦参像把小扫帚,能把皮肤褶皱里的毒垢都扫出来,地肤子更绝,止痒效果堪比西药,还没副作用,这三味药煮成浓汁,早晚各敷一次,记得敷完别急着洗,让药水自己慢慢干掉,就像给皮肤穿了层防护衣。
有些人爱出汗,皮肤总是黏糊糊的,这种得用枯矾粉,药店买点煅枯矾,碾成细面,晚上睡觉前拿棉签蘸着抹一抹,这东西就像天然除臭剂,能吸走皮肤表面的汗液,真菌没了滋生的温床,自然就蔫了,不过要注意别抹太多,不然皮肤会绷得难受。
说到根治,还得靠内调,金银花露当饮料喝,每天500毫升,喝两周试试,这花儿本来就能清热解毒,做成凉茶既能败火又能清理血液里的毒素,配上薏米红豆粥当早餐,这俩可是祛湿黄金搭档,坚持吃半个月,你会发现皮肤没那么爱出油了。
特别提醒啊,治这种顽固皮肤病千万别心急,那些号称三天见效的药膏,多半掺了激素,停用就反弹,中药就像文火炖汤,得慢慢养,头一个月可能见效慢,熬过瓶颈期就会一天天见好,记住洗澡别太勤,水温别太高,擦身子用纯棉毛巾,这些小细节做到位,康复速度能快一半。
最后教个预防的土法子:端午节采的新鲜苍耳子,晒干后装布袋里,放衣柜四角,这玩意儿自带芳香辟秽的功效,比樟脑丸健康多了,家里常备点紫草膏,被蚊子咬了、皮肤发红了都能用,算是家庭药箱里的万能选手。
这些年见过太多人被这毛病折腾得寝食难安,其实老祖宗早就给咱们指了条明路,关键就在坚持二字,只要按部就班调理,没有治不好的顽疾,毕竟皮肤是活的,给它点时间,自然会还你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