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能不能吃中药?"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从业者,我想说高血压真不用死盯着降压药,老祖宗留下的药食同源智慧,藏着很多稳压妙招,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种能当"血压调节器"的中药材,以及简单好用的食疗方子。
为什么中药能治高血压? 西医看血压是血管压力值,中医却把它看成身体失衡的警报,肝火旺、肾气虚、痰湿重都可能导致血压飙升,就像水管压力太大,中药不是直接砍断水管,而是调整水压阀门,疏通管道淤堵,这种整体调理往往能让血压更平稳,还不会像西药那样让人头晕乏力。
5种"血压克星"中药材
-
杜仲:树皮里的降压高手 这味药材最懂腰膝酸软的高血压患者,杜仲含有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就像给血管做SPA,让紧绷的血管壁放松下来,建议用10克杜仲加枸杞煮水,早晚各喝一次,坚持半个月,很多人会发现头晕症状减轻了。
-
钩藤:专治急躁型高压 脾气暴躁、面红耳赤的高血压朋友最适合钩藤,它含有的钩藤碱能平肝熄火,3克钩藤加水煎煮15分钟(久煮失效),饭后当茶饮,特别适合伴随失眠、心烦的患者,注意孕妇不能用哦。
-
罗布麻:双向调节的沙漠精灵 新疆罗布泊的罗布麻叶堪称血压调节神器,它能扩张血管却不会让血压降得过低,搭配山楂10克、决明子5克泡茶,既能降压又能消食,很多老患者都说这是"会呼吸的降压茶"。
-
夏枯草:清肝火的鲜为人知法宝 经常熬夜、眼睛发胀的高压人群,用15克夏枯草煮鸡蛋效果特别好,把煮好的鸡蛋壳敲碎再焖2小时,吃蛋喝汤,连续三天就能感觉头胀缓解,不过这个性寒,胃寒的朋友要慎用。
-
黄芪:补气降压的双面手 别以为补药都会升压,黄芪搭配就很重要,30克黄芪配10克茯苓炖鸡,既能补足正气,又能利水消肿,特别适合劳累后血压升高,伴有腿肿、气短的上班族。
厨房里的降压秘方
-
芹菜红枣汤:新鲜芹菜根5个+红枣10颗,加水煮沸后小火炖20分钟,每天早晨喝一碗,连喝一周,很多人反映测量血压时数字漂亮了很多。
-
玉米须茶:被丢弃的玉米须其实是利尿降压的好材料,收集30克晒干的玉米须,开水冲泡代茶饮,特别适合水肿型高血压患者。
-
醋泡花生:选红皮花生米200克,用陈醋浸泡一周,每天吃10-15颗,醋酸能软化血管,花生衣还有补血作用,坚持三个月效果明显。
使用中药的三大禁忌
-
别自己当医生: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同样是高血压,肝阳上亢和肾精不足用的方子完全不同,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弄清楚自己是哪种体质。
-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正在吃西药降压的朋友,如果想尝试中药,必须咨询医生,比如含麻黄的感冒药会升高血压,不能和降压中药混用。
-
急症必须去医院:中药更适合血压波动在140-160之间的轻中度患者,如果血压突然飙到180以上,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真实案例分享 邻居王阿姨常年吃降压药,后来改用温水送服三七粉(早晚各3克),配合每天晚上泡脚时加艾叶、桑枝各15克,三个月后复查,血压从165/105降到138/85,连关节痛的老毛病都好了,不过她特别强调:中药见效慢,贵在坚持。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西药降压快,但中药胜在治本,只要用对方法,高血压完全可以像慢性病一样和平共处,记住这几个原则:辨证用药、循序渐进、定期监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好心情,毕竟情绪才是血压最大的晴雨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