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刚进大学那会儿,我对着镜子抠脸上爆痘的伤口,眼泪吧嗒吧嗒往洗手池里掉,那时候每天凌晨三点准点睁眼刷西京医院痤疮吧,把每个帖子都当圣经读,现在摸着自己光滑的脸蛋,终于有资格和大家唠唠这座"战痘圣殿"里的真实故事。
挂号那些弯路我替你走过 记得第一次挂皮肤科专家号,凌晨五点蹲在医院大厅都被甩在队伍尾巴,后来才知道,西京医院的号源分好几种:早上六点放第7天的号(重点记红色三角符号的专家!),下午三点刷新第二天余号,最绝的是特需门诊,虽然贵点但能选专家时间段,我当年就是靠这个抢到李教授周三上午的黄金时段。
这些医生名字要刻烟吸灰 皮肤科大楼三楼左手第三诊室的王主任,看痘痘连毛孔里的油脂都能给你分析出成分,她开的复方氯霉素洗剂让我这个油皮星人终于找到组织,不过真正让我跪服的是刘教授,他拿着皮肤镜看我下巴时的那句"这里还有休眠火山没爆发",直接让我后背发凉,现在每次复诊都偷偷记录他说的每句话,比小红书上的护肤博主靠谱多了。
治疗过程堪比密室逃脱 第一次做红蓝光治疗差点笑场,戴着太空头盔似的设备还要举着手机计时,护士姐姐教我个小窍门:治疗前厚涂医院自制的硼酸软膏,照光时油脂冒泡的感觉像给皮肤做泡泡浴,最刺激的是针清环节,张医生手法快准狠,我盯着她镊子上的白头粉刺,突然理解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药箱里的秘密武器 现在我的梳妆台还摆着西京医院的"四大金刚":黄色玻璃瓶的姜黄消痤擦剂(油皮亲妈)、蓝色管状的过氧苯甲酰凝胶(点涂神器)、白色小罐的复方硫磺洗剂(控油核弹)、还有那个长得像牙膏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急救先锋),不过别学我当初傻乎乎网购所谓的"同款",假药贩子已经盯上这些明星产品了。
吃出来的战痘日记 营养科王医生让我见识到食物才是隐形杀手,现在我的冰箱贴着"痤疮饮食红黑榜":牛奶换成了无糖豆浆,蛋糕店会员卡早过期,就连嗑瓜子都要数着颗数,但发现吃三文鱼和圣女果居然能得"乖孩子贴纸",这种正向激励让我戒掉了十年的辣条瘾。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偏方 在痤疮吧混迹久了,见过用食盐搓脸搓出红血丝的猛士,也遇过把酸奶糊满脸的养生达人,我自己就干过艾草熏脸结果燎掉睫毛的蠢事,现在想想,西京医院开的中药面膜才是真香,那个混合着石膏粉和草药香的气味,闻着比什么大牌香水都安心。
心态管理比吃药更重要 有段时间因为痘痘自卑到不敢抬头,直到在病友群里认识个研三学姐,她教我用手机前置镜头记录每天的皮肤变化,看着那些红肿一点点消退,比体重秤下降还让人上瘾,现在我的相册还留着"战痘日历",翻起来就像看一部励志电影。
防复发才是终身课题 上周同学聚会被问怎么保持皮肤状态,我摸着良心说:定期做医院的皮肤镜检测比任何昂贵护肤品都管用,现在半年一次的果酸焕肤已经成习惯,看着护士调配那杯"神仙水",心里莫名踏实,对了,防晒真的不能偷懒,我那把从西京医院买的黑胶遮阳伞,现在已经是宿舍传家宝了。
坐在图书馆敲这些字时,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手背上,三年前那个躲在被窝里哭的小姑娘,现在终于敢素颜去领快递,如果你也在西京医院痤疮吧里迷茫过,那些熬过的夜、排过的队、喝过的中药,都会变成你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