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脸上的痘痘怎么还在长啊?不是说青春期过了就好了吗?"这句话大概是皮肤科门诊最常听见的抱怨之一,关于痤疮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它到底什么时候肯收手。
青春期的"法定闹腾期" 要说痤疮最嚣张的时候,肯定是十几岁刚发育那会儿,记得初中班上那个总戴着口罩的学霸吗?还有高中校服衣领上永远有痘印的同学?这时候满脸爆痘真不怪你,都是激素惹的祸。
男生女生这时候都开始分泌大量雄激素,皮脂腺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疯狂产油,毛囊口角化异常加上痤疮丙酸杆菌开派对,这"天时地利人和"的组合,让痘痘在额头、下巴、后背安营扎寨,不过别慌,大部分人熬到大学毕业,随着激素水平趋于稳定,这场"青春盛宴"也就逐渐收场了。
成年人的"阴魂不散" 但总有人到了二十五六岁,甚至三十出头还在和痘痘纠缠,我同事小王就是典型例子,去年结婚前突然爆发囊肿型痤疮,婚礼当天硬是靠三层遮瑕才敢出门,这种成年后还反复作妖的痘痘,其实叫"迟发性痤疮"。
这时候的罪魁祸首变成了压力激素皮质醇,程序员连夜加班后爆痘、白领赶项目期间冒闭口、家庭主妇被孩子气到崩溃时狂长脓包...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再加上化妆品残留、防晒没卸干净这些外在因素,成熟肌肤的代谢速度又比少年时期慢,此消彼长之下,痘痘就爱玩"打游击战"。
身体发出的神秘信号 特别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部位的痘痘可能是健康警报,比如女性月经前下巴疯长的痘痘,往往提示着激素失衡;鬓角反复出现的囊肿,可能和甲状腺功能有关;就连屁股上的痤疮,都可能是血糖波动的标志。
我表姐就是典型案例,三十岁突然全脸爆痘,查了性激素六项才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现在通过药物控制激素水平,配合医用护肤品,终于把皮肤稳住了,所以说啊,成年后突然发作的严重痤疮,千万别忍着,该查激素查激素,该调作息调作息。
那些年我们信过的谣言 "结婚后痘痘自然好"——骗人的!我采访过至少五十个新娘,只有三个说婚后皮肤变好,剩下的不是备孕爆痘就是蜜月期间烂脸。
"吃辣椒会长痘"——冤枉辣椒了!四川火锅店老板难道都自带祛痘光环?真正该警惕的是高糖奶茶和油炸食品,这些才是刺激皮脂分泌的真凶。
"针清能根治痘痘"——太天真了!我亲眼见过有人定期去美容院挤痘,结果留下满脸痘坑,专业治疗还是要就医,该刷酸刷酸,该吃药吃药。
自救指南请收好
-
建立"痘痘日记":每天记录饮食、作息和皮肤状态,你会发现熬夜追剧后必爆痘,喝牛奶就会长闭口这些个人规律。
-
分级处理问题:
- 偶尔冒白头:早晚用含水杨酸洁面
- 反复长闭口:每周2次敷壬二酸面膜
- 红肿大痘痘:点涂过氧苯甲酰凝胶
- 囊肿结节:赶紧挂号三甲医院皮肤科
生活细节决定成败:
- 枕头套每周换洗(螨虫最爱油田)
- 美发产品别蹭到脸上(硅油堵塞毛孔)
- 健身后立即洗脸(汗水混合油脂超刺激)
岁月终将带走的烦恼 好消息是,随着年龄增长,皮脂腺活性确实会下降,多数人在25-35岁之间会明显感觉出油减少,痘痘频率降低,但别高兴太早,这时候皮肤屏障也在变弱,稍不注意就会从油痘肌变成敏感肌。
痤疮从来不是单纯的年龄问题,而是身体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掐着手指等它"到期走人",不如主动出击调整生活方式,毕竟,清爽的皮肤不会凭空降临,但科学的护理绝对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