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照镜子突然发现脸上冒出个红疙瘩,你会不会盯着它纠结:"这到底是粉刺还是痘痘啊?"别急,先放下你刚摸过脸的手指头!今天咱们就来场"面部危机大解密",把那些让人头大的粉刺、痘痘、痤疮一次性说明白。
【搞懂这三个词,皮肤科医生都直呼内行】 其实这些皮肤问题就像三胞胎姐妹,长得像但脾气完全不同,简单说:粉刺是皮肤里的"小闷蛋",痘痘是正在发脾气的"小火山",痤疮则是整个家族的总称。
先说最老实的粉刺妹妹,她分为两种性格:白头粉刺像颗封闭的小珍珠,藏在皮肤底下;黑头粉刺则是开放型的,顶上被氧化成了黑色,这两种都是因为毛孔被油脂和死皮堵住形成的,这时候还没闹脾气,不会红肿痛痒。
再看暴躁老姐痘痘君,当粉刺妹妹被细菌感染或受到刺激,就会升级成红肿痘痘,这时候毛孔周围已经出现炎症反应,按上去还有点疼,就像脸上突然多了个小火山口。
总称大佬痤疮先生,医学上把所有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都归为痤疮,也就是说粉刺、痘痘、囊肿、结节这些都是痤疮家族的成员,严重时会出现带脓的大包,甚至留下痘印痘坑。
【从轻度到重度的皮肤警报】 想象你的毛孔是个小区,轻度痤疮就像偶尔停电停水,中度是物业组织抗议,重度就是爆发群体事件了,刚开始可能只是零星黑头白头,慢慢发展成发炎的红痘痘,再严重会变成一碰就痛的大囊肿。
很多人分不清闭口和丘疹型痘痘的区别,闭口(白头粉刺)摸起来是皮肤下的硬颗粒,表面看不出异常;丘疹痘痘则是凸起的红肿包,周围皮肤温度明显升高,更严重的结节囊肿摸起来更深更痛,这种时候千万别自己乱挤!
【护肤达人必备的辨别技巧】 教你个土方法:拿手机原相机拍张素颜照,放大看那些小点点,如果只是肤色或白色凸起,能挤出小米粒状东西的就是闭口;要是发红发热,一碰就疼的肯定是炎性痘痘,至于深层的大肿块,建议直接找医生处理。
记住这个顺口溜:"白头闭口藏地下,黑头开放冒油花,红痘发炎会疼痛,囊肿成片最可怕",下次照镜子时对照看看,保证你能准确对号入座。
【不同肤质的战"痘"指南】 油皮星人最容易中招,过剩的油脂就像给痤疮菌开派对,混合肌要注意T区的清洁,干皮也别以为安全,清洁过度反而容易憋出闭口,敏感肌最惨,随便折腾就可能把小粉刺变成大红包。
对付闭口要温柔,用含水杨酸的化妆水轻擦;红肿痘痘得上抗生素药膏;囊肿型必须看医生,记住千万别手贱挤痘,手上的细菌会让炎症越来越深,到时候留疤哭都来不及!
【美容院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很多项目打着"祛痘"旗号,实际上针对的是不同阶段的问题,针清适合清理闭口,红蓝光主要消消炎,只有激光才能对付顽固痘印,去美容院前先搞清楚自己脸上到底哪种问题最多,别被忽悠着做全套护理。
最后说句扎心的:长痘就像感冒,这次治好了不代表永不复发,调整作息、少吃高糖食物、定期换枕巾这些比啥护肤品都管用,实在反复长痘,赶紧挂号看医生,别信偏方往脸上糊奇怪的东西!
现在对着镜子检查一下,是不是突然发现以前认错了好多皮肤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的"战痘经历",说不定能帮到正在抓狂的小伙伴呢!记得点赞收藏这篇干货,皮肤出问题时随时翻出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