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痘真是件磨人的事!二十出头的小王最近整个人都蔫了,额头、下巴冒完痘,现在连后背都开始长红疙瘩,去医院开了药膏,捈着刺痛还反复长,听说要吃抗生素更是吓得直摇头,这天他蹲在中医馆门口,看着"专治痤疮"的锦旗发呆,犹豫半天终于推开了门......
其实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西医说这是皮脂腺出问题,中医却看得更透——脸上长的哪是痘痘,分明是身体在拉警报!北京某中医世家第四代传人李大夫常说:"痤疮就像家里漏水,光擦地板没用,得把水龙头拧紧。"
老祖宗留下的祛痘智慧真有玄机,拿最常见的肺经风热型来说,鼻子周围泛红冒白头,早上起床喉咙痛,这在中医眼里就是肺火过旺,李大夫开的药方里总有几味固定搭配:黄芩清肺热,桑白皮给皮肤降温,再加上野菊花这种"消防员",喝上一周就能看见炎症消退,有个大学生连续喝了三个月,不仅痘痘消了,连常年鼻塞都好了大半。
但别以为所有痘痘都是上火那么简单,上个月刚退休的张老师来看诊时,两颊布满暗红色硬块,摸起来滚烫,脉象一搭,李大夫就皱起了眉——这不是单纯的热毒,而是肝郁化火,现代人压力大,天天熬夜追剧打游戏,肝脏堵得慌,火气全发在脸上,这时候就得用柴胡疏肝,当归补血,配上丹参凉血,再叮嘱患者每天敲打胆经半小时,内外兼修才能断根。
最让人头疼的是月经前爆发的囊肿型痤疮,这种往往扎根深,按着像石头一样硬,有经验的老中医会盯着舌苔看半天——如果舌边齿痕重,大便黏马桶,那就是典型的痰湿淤阻,这时候半夏、陈皮这些化痰高手就要上场,配合冬瓜仁、薏苡仁利水渗湿,有位白领姑娘坚持喝了两个周期,不仅生理痘没了,连小肚子都变小了。
除了内服中药,外治法才是中医的拿手好戏,李大夫诊所里飘着淡淡药香的面膜粉大有来头:大黄、硫磺消炎杀菌,白芷美白淡印,蜂蜜调和着往脸上糊,有次记者暗访发现,这黑乎乎的东西居然是宫廷养颜方改良来的,不过医生特别提醒,自己在家千万别乱试,浓度配比差之毫厘就可能毁容。
要说最神奇的还是针灸疗法,几个银针往合谷、曲池穴位一扎,立马感觉脸没那么烫了,有位模特赶着走秀前来急救,当天晚上红肿就消下去大半,不过李大夫总强调:"针灸就像疏通下水道,关键还得调整体质,否则堵得更快。"
说到忌口,中医可比西医严格多了,奶茶甜品碰不得,烧烤火锅更要戒,有位小伙子偷吃炸鸡被逮个正着,李大夫指着他的舌苔直摇头:"你看这层白腻,就像厨房抹布,油脂全堆在体内。"倒是推荐多喝绿豆百合汤,既能解暑又能养阴,特别适合对着电脑熬夜的上班族。
现在市面上祛痘产品五花八门,但真正懂行的都会找靠谱的中医辨证施治,就像李大夫常说的:"痤疮不过是冰山一角,露出水面的痘痘治好了,水下的火气、湿气、郁结才是根本。"下次脸上爆痘别急着挤,不妨找个口碑好的中医把把脉,说不定几副药下去,困扰多年的皮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看病也得擦亮眼睛,那些保证包治百病的"神医"千万小心,正经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就像感冒还要分风寒风热,祛痘更需要量身定制,毕竟咱们的脸可不是试验田,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