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力气?吃饭不香还容易胀气?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该好好养养脾胃了!今天给大家扒一扒我跟着老中医学来的补脾益气秘方,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建议先收藏再细看。
【第一部分】你的脾胃在求救了吗? 现在十个人里有八个脾胃不好,特别是上班族和学生党,早上起来嘴巴黏糊糊的,舌苔厚得像霜打过的白菜;明明吃得少却肚子胀得像个气球;爬个楼梯就气喘吁吁像跑了马拉松——这些都是脾虚的典型症状,别小看这些问题,长期脾虚不仅让人憔悴显老,还可能引发各种慢性病。
【第二部分】千年养脾智慧大公开 上个月陪老妈看中医时,老先生教了我个经典方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这五味药看着普通,却是经过上千年验证的黄金组合,黄芪就像充电宝给身体补气,党参负责增强体力,白术是祛湿高手,茯苓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老师傅特别叮嘱要用砂锅小火慢煎,看着药材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莫名有种治愈感。
【第三部分】药材界的顶梁柱们 说到黄芪,这可是补气界的扛把子选手,市面上常见的有切片黄芪和黄芪须,嫌麻烦的话直接买黄芪精口服液也行,党参选陕西凤县的最好,切得越粗的药效越足,白术记得要买炒过的,生的容易伤胃,茯苓一定要挑云南产的云苓,断面雪白带松香的最好,这些药材在同仁堂或者胡庆余堂都能买到正宗货,某宝旗舰店也靠谱。
【第四部分】熬药那些门道 第一次煎药最好用冷水浸泡药材半小时,就像泡茶醒茶似的,煎药时先用大火煮开,转小火慢慢煨,闻到药香时就差不多好了,一般煎两次,混合药液分早晚喝,要是觉得苦,加点红糖或者蜂蜜调味,但糖尿病人就别放了,我试过用养生壶煎药,确实比电磁炉方便,还能定时保温。
【第五部分】吃出来的健康密码 光吃药还不够,饮食上要多吃"黄色食物军团",小米粥就是最好的养脾神器,每天早晨喝一碗比喝奶茶强百倍,山药排骨汤记得撇掉油花,重点喝汤吃肉渣,莲藕要选粉藕炖汤,脆藕更适合凉拌,还有南瓜、红薯这些根茎类蔬菜,蒸着吃最养人,少吃生冷水果,实在想吃就煮熟了当甜品。
【第六部分】现代人的作死日常 熬夜追剧、顿顿外卖、冷热混吃,这些坏习惯都在透支脾胃,我有个同事天天喝冰美式,结果痛经加腹泻,去看中医才知道伤了脾阳,建议大家随身带保温杯,多喝陈皮普洱茶,饭后散步半小时比坐着刷手机强多了,学学古人"饭后百步走"的智慧。
【第七部分】特殊人群怎么办? 孕妇想补脾的话,去掉党参换成红枣,其他药材减半,哺乳期妈妈加当归和通草,既能补气血又能下奶,小孩子脾虚可以用太子参代替党参,剂量减到三分之一,老年人消化差的话,把所有药材打碎成粉,每天用温水冲服5克,效果杠杠的。
【第八部分】避坑指南 千万别自己乱配药方!去年邻居王叔听信偏方,把黄芪当茶叶喝,结果上火流鼻血,补脾期间忌萝卜、浓茶,这些会削弱药效,感冒发烧时要停药,等病好了再继续,如果出现便秘或长痘,说明补过头了,要减量或者停几天。
【第九部分】懒人养生法 实在没空煎药的朋友,可以试试中成药归脾丸或者参苓白术散,这两个都是药店常备药,价格亲民效果稳,艾灸足三里穴也是傻瓜式养生法,每周灸三次,每次15分钟,坚持一个月就能感觉到变化,睡前揉腹更是零成本保养,顺时针画圈300次,肚子咕噜咕噜响别提多爽。
【第十部分】四季调养时间表 春天阳气升发,药方里加3克柴胡;夏天湿气重,茯苓增加到15克;秋天干燥,配上麦冬10克;冬天寒冷,再加干姜6克,这个方子就像变形金刚,根据季节微调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脾胃问题都是日积月累的毛病,调理也得有耐心,我坚持喝了两个月中药,现在终于能痛快吃冰淇淋了(当然还是不敢多吃),大家有什么养脾妙招,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咱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