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脸上这些红疙瘩到底是毛囊炎还是痤疮啊?"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都是红肿的小疙瘩,为什么有的医生说是毛囊炎,有的却说是痤疮?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两个让人头疼的皮肤问题,教你三招轻松分辨!
其实说起这两个病,就像是双胞胎姐妹——长得像但性格完全不同,先说毛囊炎,它本质上就是毛囊发炎,想象一下,每个毛孔都是个小房子,突然有天细菌闯进来开派对,把房子搞得乱七八糟,这就是毛囊炎,而痤疮更像是毛孔里的"交通堵塞",皮脂腺疯狂分泌油脂,加上角质堆积,直接把毛孔堵成"死胡同",这才滋生了痤疮丙酸杆菌。
【第一招看长相】 毛囊炎的红疙瘩有个特点:中间常带白点或脓头,就像火山口一样,摸起来硬邦邦的,周围还泛着红晕,最常出现在胡子区(男性)、脖子后、头皮这些毛发多的地方,记得上次我同事剃须划了个口子,第二天下巴就冒出一串小脓包,典型的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
痤疮就复杂多了,堪称皮肤问题的"全家桶",从黑头白头到囊肿结节,简直是毛孔的灾难片,特别是那种按下会痛的大红包,还有能挤出白色豆腐渣的闭合性粉刺,都是痤疮的典型特征,我表弟青春期时满脸"月球表面",就是典型的重度痤疮。
【第二招找原因】 毛囊炎大多是外来户闹事,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这些都是常见凶手,比如夏天闷热出的痱子演变的疖肿,或者刮胡子不小心弄伤感染,都属于这种情况,记得健身房那个小哥吗?他后背总长痘,其实就是运动后毛巾没及时洗,细菌在潮湿毛巾上繁殖导致的。
痤疮则是身体内部发出的信号灯,熬夜党、奶茶控、压力大的上班族最容易中招,我闺蜜每次吃辣条必爆痘,其实就是高糖高油刺激皮脂腺加班产油,更麻烦的是,痤疮还分轻度中度重度,那些摸起来硬硬的囊肿,其实是炎症在真皮层搞破坏。
【第三招看待遇】 对付毛囊炎就像打游击战,局部消毒+抗生素就行,轻微的话涂点碘伏,严重点的用夫西地酸乳膏,关键是要保持清洁干燥,像我健身必带干净毛巾,洗澡从不共用沐浴球,去年游泳染上的毛囊炎,坚持涂药三天就消下去了。
痤疮治疗却是持久战,需要内外兼修,轻度的要用维A酸类药膏,中度的得加上过氧苯甲酰,严重的可能得吃异维A酸,更重要的是调整作息,我表哥戒掉宵夜早睡早起,配合医院开的药,三个月就从"草莓脸"变光滑了。
说个真实案例,我邻居李阿姨总把毛囊炎当痤疮治,她后背长疹子就涂祛痘产品,结果越涂越严重,后来皮肤科医生一看,原来是她总用同一条毛巾擦背,滋生了细菌,改成每天换毛巾+捈抗菌药膏,两周就好了。
特别提醒:长痘千万别手贱!上周门诊遇到个小伙子,把毛囊炎挤得整个脖子都肿了,差点引发蜂窝组织炎,不确定的时候先停用所有护肤品,用清水洗脸,及时挂皮肤科号最保险。
最后教大家个自测小技巧:如果痘痘集中在毛发多的部位,单个出现且容易反复,多半是毛囊炎;如果是大面积冒油、毛孔粗大伴随多种类型痘痘,那基本可以判定痤疮,最准的还是去医院做皮肤镜检测。
说到底,皮肤就像镜子,反映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管住嘴少熬夜,勤换床单枕套,出汗及时清洁,这些比什么药膏都管用,要是实在分不清,记住一句话:反复发作找医生,突然爆发别硬扛!毕竟脸只有一张,且行且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