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痘能不能拔罐?"作为一个被痤疮折磨过整个青春期的过来人,也作为研究中医理疗多年的从业者,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争议话题——痤疮拔罐到底靠谱吗?
先搞懂:痤疮和拔罐到底是啥关系?
很多朋友以为长痘就是"毒素太多",想着用拔罐把毒吸出来,其实中医里的"毒"不完全是西医说的细菌病毒,更多是指体内淤积的代谢废物,拔罐时形成的负压确实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就像给皮肤做了次深度"按摩",但要说它能直接吸走导致痤疮的油脂角质,那还真有点高估它了。
我认识的一位老中医曾说:"拔罐治痤疮,三分靠技术,七分看体质。"这话一点不假,去年我表妹满脸爆痘来做护理,她本身是湿热体质,在背部膀胱经拔罐后,确实痘痘消得比平时快,但她室友也跟着尝试却越拔越糟,后来发现是虚寒体质不适合。
亲测有效的4个改善原理
虽然不敢说包治百痘,但坚持科学拔罐确实能带来这些改变:
- 疏通堵塞的皮脂腺:拔罐时的负压会扩张毛孔,帮助导出堆积的皮脂,我自己每次拔完都会用粉刺针轻轻刮出很多白头,比硬挤损伤小得多
- 调节内分泌平衡:背部拔罐主要刺激膀胱经,这条经络贯穿腰骶部多个与激素分泌相关的穴位,有顾客反馈生理期前拔罐,下次爆痘情况明显减轻
- 加速炎症消退:拔罐后的红斑反应其实是免疫系统被激活的表现,记得有次客户额头的囊肿痘,在耳垂放血+大椎穴拔罐后,三天就平了下去
- 改善药物吸收:配合外用药膏时,拔罐后的温热效应能让药物渗透更深,诊所常用这种方法增强维A酸类药膏的效果
手把手教你安全操作(附工具清单)
别急着往脸上怼罐子!痤疮拔罐大有讲究: 【工具准备】
- 40mm迷你罐(脸部用)/传统火罐(背部用)
- 95%酒精棉球
- 凡士林/橄榄油(防烫伤)
- 粉刺消毒针(清理拔出的分泌物)
【四步标准流程】
- 定位取穴:额头痘重点戳劳宫穴,下巴痘按承浆穴,背痘沿膀胱经排罐
- 留罐时长:面部3-5分钟,背部8-10分钟(看肤色变化,发紫就要停)
- 起罐手法:用食指压住一边皮肤,慢慢倾斜进空气,切忌硬扯
- 术后护理:冰敷消肿后,用茶树精油点涂拔罐部位
避坑指南: × 同一位置连拔超过3天 × 暴晒后立即拔罐 × 用手抠拔罐后的水泡 √ 每周2次搭配刮痧 √ 拔罐前后喝温水加速代谢
哪些人千万别乱试?
去年接诊过一个大学生,连续一周每天拔罐导致色素沉着,以下情况请绕道:
- 疤痕体质(容易留黑印)
- 血友病或凝血障碍
- 孕妇(尤其腰腹部)
- 急性发炎期(红肿热痛那种)
- 皮肤屏障受损者(外油内干型)
真实案例对比
分享组对比图: 【案例1】22岁男生,后背大面积结节痘 ▲ 拔罐前:触感像硌手的砂纸 ▲ 拔罐3次后:平滑不少,新痘减少
【案例2】女生唇周反复冒痘 ▲ 单纯抹药膏无效 ▲ 配合人中穴闪罐后,经期没再长新痘
老中医私藏搭配方案
光拔罐还不够,这套组合拳效果翻倍:
- 晨起:绿豆汤+玫瑰花茶(清热疏肝)
- 晚间:拔罐后贴祛痘贴(含水杨酸成分)
- 每周:艾灸曲池穴+泡脚(引火下行)
- 每月:配合一次淋巴排毒刮痧
说点实在的
痤疮拔罐不是万能灵药,但确实是辅助治疗的好帮手,关键要认清自己的体质,油性皮肤可以每周背部走罐,敏感肌建议改用闪罐法,最忌讳的是盲目跟风,有人拔罐后疯狂爆痘,其实是在排毒的正常反应,这时候更需要加强保湿而不是半途而废。
最后唠叨一句:如果痘痘已经发展到囊肿、结节程度,赶紧去医院皮肤科!拔罐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毕竟咱们对抗的是内分泌问题,单靠外力强行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