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脸上突然冒出来的小颗粒到底是啥?看着像痘痘又不是痘痘,挤也挤不掉还越长越多,其实这种情况八成是把扁平疣和痤疮搞混了!作为被皮肤科医生追着科普过的知识博主,今天咱们就来扒清楚这两种皮肤问题的真面目。
【第一点:病原体完全不同】 要说最根本的区别,得从源头说起,痤疮说白了就是毛孔堵塞引发的炎症,好比下水道堵了脏东西排不出去,但扁平疣可是正儿八经的病毒感染,罪魁祸首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这就像家里突然闯进个不速之客,还会在皮肤上"赖着不走"。
我表弟去年满脸爆痘,结果去医院查出是扁平疣,把全家吓得不轻,医生说这病毒可能就藏在公共浴室、毛巾这些地方,免疫力低的时候就容易中招,所以说长痘至少还算"内部矛盾",扁平疣可是外来病毒入侵啊!
【第二点:长相特征大不同】 来看最直观的区别——长相,痤疮通常是个红肿的小山包,顶部可能有白头或黑头,挤破会有白色分泌物,就像火山喷发后的样子,周围皮肤还会泛红,但扁平疣完全是另一种画风,它通常是米粒到黄豆大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得像抛光过的石头,颜色可能是肤色、淡褐色,摸起来硬硬的。
有个简单判断法:痤疮会"成熟",过几天可能发炎变红,而扁平疣像个安静的美男子,悄咪咪地杵在皮肤上,几个月都不见变化,不过别被它的乖巧外表骗了,这货特别容易传染!
【第三点:发病部位有偏好】 痤疮最爱扎堆的地方是油脂分泌旺盛的区域,比如额头、下巴、鼻翼两侧这些T区,特别是经常化妆、清洁不到位的部位,简直就是痤疮的狂欢派对现场。
反观扁平疣就喜欢搞"突袭战",最常出现在脸部、手背、前臂这些暴露部位,有个朋友做美甲师,某天发现手指侧沿长了串小疙瘩,不痛不痒但越长越多,后来才知道是工作中接触病毒导致的扁平疣。
【第四点:触感体验差很多】 摸摸自己的脸,痤疮是那种按压会疼的肿胀感,特别是炎性痘痘碰一下都刺痛,但扁平疣完全没这种感觉,它就是个实心的小疙瘩,用指甲刮表面还能感觉到轻微粗糙(不过千万别抠!会传染!)
记得我闺蜜有次以为脸上的是闭口粉刺,疯狂用磨砂膏搓洗,结果扁平疣被刺激得越来越多,所以手感也是重要判断依据,疼的是痤疮,木讷的是扁平疣。
【第五点:应对方法天差地别】 对付痤疮咱们都有经验,刷酸、消炎、控油三板斧,但扁平疣可千万不能硬来!这货怕酸但更怕刺激,乱挤乱扣等于给病毒开分身挂,正确操作应该是:
- 去正规医院做冷冻/激光治疗
- 外用干扰素凝胶抑制病毒
- 增强免疫力(这才是治本关键)
我同事试过把所有扁平疣当痘痘处理,结果三个月后整张脸像撒了芝麻,后来老老实实去医院做光动力,配合喝中药调理免疫,这才慢慢控制住。
说个真实案例:小区王阿姨看见孙子脸上有颗"痘痘",拿缝衣针挑破想挤掉,结果半个月后孩子半边脸都是小疙瘩,后来医生诊断是扁平疣扩散,把老太太悔得直拍大腿。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脸上突然冒出不明小颗粒,记住三个不:不乱挤、不瞎涂、不硬扛,特别是发现颗粒呈现串珠状排列、长时间不消、触碰不痛的情况,赶紧去皮肤科做个伍德灯检查,毕竟皮肤问题拖久了,小毛病也会变成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