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闺蜜小雅顶着满脸红肿的痘痘来找我哭诉,说她在美容院花3000块办的"祛痘套餐"不仅没效果,反而烂脸了,看着她鼻尖结痂的脓包,我终于忍不住掏出手机给她看三年前我的"战痘日记"——那会儿我也是满脸囊肿型痤疮,差点要去做激光磨皮。
现在年轻人长痘都爱往美容院跑,动辄几千块办卡做针清,可你们知道吗?上周我陪老妈去三甲医院复诊时,皮肤科走廊里坐满了戴口罩的年轻人,主治医师王主任边翻病例本边叹气:"上个月刚接了个大学生,在美容工作室挤痘引发颅内感染,送来时发烧到40度。"
其实痤疮真不是简单挤挤就能好的病,我在市皮肤病医院治疗时才知道,光是粉刺就有白头、黑头之分,炎症发展还分轻度、中度、重度,像小雅那种摸起来硬邦邦的囊肿,已经是三级痤疮了,正规医院会先查激素六项排除多囊卵巢,再照红蓝光消炎,配合口服异维A酸和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而这些药都有严格使用规范,比如孕妇绝对不能碰维A酸类。
最让我震惊的是美容院常用的"排毒针清",去年同学聚会听说隔壁桌男生在工作室挤痘后留下满脸痘坑,特意跑去问三甲医院的医美科主任,人家直接甩出皮肤CT图:"不专业的操作会把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就像在豆腐上乱捅窟窿,修复难度翻倍。"
说到这儿必须夸夸现在的公立医院服务,我去的那家三甲皮肤科有专门的痤疮门诊,护士会教你正确洗脸手法,连擦药顺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上次复查时还送了本《痤疮防治手册》,里面漫画版讲解比网上碎片化信息靠谱多了,关键是治疗费能走医保,同样做一次果酸换肤,医院收费比高端美容院便宜三分之二。
不过选医院也有门道,建议大家认准有"医疗美容科"牌照的公立医院,别被某些私立医院包装的"韩式祛痘"忽悠,我专门整理了本地几家医院的特色:市一医院擅长中西医结合,省立医院有省内唯一的光动力治疗仪,儿童医院对青春期痤疮有独到方案,挂号时记得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他们每天经手的案例足够多,经验更丰富。
治疗期间我还发现个神奇现象——同病房20出头的姑娘们建了微信群,每天互相监督忌口,以前觉得火锅奶茶是续命神器,现在看到有人偷喝可乐都会被群嘲,这种病友间的相互督促,可比花钱买私教课管用多了。
现在每次路过美容院闪烁的霓虹灯牌,我都庆幸当初没信"7天祛痘"的鬼话,毕竟脸只有一张,与其当小白鼠试各种网红产品,不如老老实实挂个专家号,就像王主任说的:"痤疮是慢性病,慢慢调总能养回来,但瞎折腾留下的疤可是一辈子的事。"
对了,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如果也被痘痘困扰,记住这三个保命准则:别挤!别抠!别乱抹药膏!打开手机预约挂号比刷某宝买祛痘膏靠谱一万倍,毕竟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穿白大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