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痘痘没了就万事大吉"
去年这时候,我正对着镜子疯狂涂抹药膏,下巴上鼓起的小红包三天就蔫了,但两颊残留的痘坑却像月球表面般顽固,最可怕的是胸口那片红褐色凸起——皮肤科医生掐着病历本说:"这是痤疮型疤痕疙瘩,比寻常痘印难搞十倍。"
当时压根没当回事,直到某天穿露肩装时,闺蜜突然指着我锁骨位置惊呼:"这里怎么像条蜈蚣!"才惊觉那些自以为愈合的伤口,正在暗处卷土重来。
这些作死操作让我缝了8针
-
手贱星人必看:有次洗完澡忍不住抠腋下的小疙瘩,结果三个月后长成鹌鹑蛋大小的肉包,半夜睡觉都能疼醒,后来才知道疤痕体质碰上机械刺激,就像给怪兽投喂生长激素。
-
偏方刺客现身:试过醋泡生姜擦脸,酸爽程度堪比容嬷嬷扎针,更离谱的是涂芦荟胶过敏,整张脸肿成猪头,急诊室护士都憋笑憋出内伤。
-
防晒翻车现场:以为物理防晒万无一失,结果口罩边缘摩擦导致疤痕增生,现在左脸留着道淡淡的"口罩线",成了血泪教训的实体印章。
三甲医院教授教我的保命法则
在北京协和医院走廊蹲守三天,终于挂到瘢痕专病号,老教授用镊子戳着我的疤痕冷笑:"再晚半年,激光都没辙。"现在每天雷打不动做这三件事:
-
早晚封神操作:先用医用生理盐水浸湿化妆棉湿敷5分钟,接着薄涂芭克闪释凝胶(重点来了!要像抹眼霜那样用指腹往上提拉按摩),最后拿保鲜袋剪个洞当面具——这招能防止药膏沾枕头。
-
饮食黑名单:奶茶里的椰果=胶原蛋白杀手,火锅里的毛肚=炎症催化剂,我现在看到辣条就条件反射摸疤痕,硬是戒掉了十年的重口味瘾。
-
反人类睡眠法:买了那种记忆棉枕头,每晚像僵尸躺板板似的正仰卧,刚开始脖子酸到怀疑人生,但坚持一个月发现胸口疤痕平了1/3。
这些钱千万别花!
- 美容院针清套餐:当初被忽悠办了999元的季卡,结果祛痘师挤完第二天直接爆炎,去医院开消炎药花了双倍价钱。
- 某网红中药面膜:号称祖传秘方,敷完脸绿得像中毒,停了之后反弹更厉害,现在那罐东西还在抽屉角落积灰。
- 硅胶贴片韭菜款:贪便宜买杂牌货,结果边缘胶水过敏起红疹,后来咬牙换美皮护,才发现贵有贵的道理。
现在素颜敢穿吊带出门的秘密
上周同学聚会被问是不是做了医美,其实就靠三件套续命:
- 白天防护:SPF50+的物理防晒霜(必须含氧化锌),每3小时补涂,出汗用吸油纸按压而不是擦拭。
- 夜间修复:冰箱冷藏的积雪苷霜+热敷眼罩(利用余温促进吸收)。
- 急救神器:重要场合前用肤色遮瑕盘,重点盖住红肿部位,比粉底液更隐形。
给疤友的真心话
别信什么"疤痕体质治不好"的鬼话!我胸口那块最严重的,现在只剩淡淡粉印,关键是要像伺候祖宗一样精心,前三个月见效慢,熬过半年就能看到质变。
现在每次照镜子都会摸那道曾经的"蜈蚣脚",想起教授的话:"疤痕不是敌人,是你身体愈合的勋章。"如果正在搜"痤疮型疤痕疙瘩吧"的你看到这篇,那些让你焦虑到失眠的夜晚,终将成为你战胜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