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到底能不能挤?皮肤科医生终于说了实话!

一归堂 2025-05-17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哎呦这痘子痒得难受!"凌晨两点,小美对着镜子第108次伸手摸脸上那颗红肿的痘痘,闺蜜群里正聊着周末火锅局,突然弹出条消息:"千万别挤!我表姐就是挤痘痘留了坑......"可明明上周同事小王挤完痘痘三天就消肿了啊?关于痤疮到底该不该挤这个问题,恐怕每个战痘士都有一本血泪史。

手贱党必看!挤痘的三大"爽一时惨一生"现场 老张在小区门口摆摊修手机二十年,最近却改行给人清粉刺,他说每天至少见证5次"人间惨剧":刚参加完高考的小姑娘哭着说校草看到她挤痘留下的月球表面;西装革履的白领突然撩起刘海,露出眉心处触目惊心的凹陷;最离谱的是位大妈非要把黑头挤出来当芝麻收集......这些真实案例都在告诉我们:挤痤疮就像拆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爆出来的会是脓包还是毁容警告。

皮肤诊所显微镜下的真相:你以为挤的是痘痘? 市医院皮肤科王主任有台神奇仪器,能把痤疮放大200倍直播,镜头里那颗看着白花花的脂肪粒,其实是被堵塞的毛囊皮脂腺在求救——角质层叠成铜墙铁壁,油脂困在里面发酵成细菌温床,这时候暴力挤压就像压弹簧,表皮破了但深层炎症还在,那些流出来的白色物质根本不是毒素,而是我们自己的皮脂尸体,更可怕的是手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趁机搬家,原本局部发炎变成蜂窝组织炎的案例每年都能装满3个病历本。

皮肤科医生私藏的排雷手册:遇到这6种痘必须佛系 ① 囊肿型痘痘(摸起来硬邦邦还会疼):这是真皮层在打仗,挤了等于火上浇油 ② 三角区痘痘(危险地带):这里的血管直通大脑,挤破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③ 闭合性粉刺(皮肤里的定时炸弹):硬挤只会扩大伤口面积 ④ 发炎发红的大痘痘(处于暴走状态):此时免疫系统正在加班,添乱不如助攻 ⑤ 反复发作的顽固痘(根源问题未解决):挤掉旧痘马上长新痘的恶性循环 ⑥ 敏感肌痘痘(皮肤屏障已受损):作死式操作会让红血丝占领全脸

美容院不会告诉你的科学祛痘法 北京某高端SPA馆的美容总监悄悄透露,她们处理痤疮有套"温柔战术":先用蓝光照射给痘痘消毒,再敷含水杨酸的镇定面膜软化角质,最后用专业的无菌工具进行"微型手术",整个过程像在拆精密零件,连清理角度都要计算好毛孔走向,不过这种服务动辄四位数,普通人可以试试居家版三步法:早晚用氨基酸洁面乳温和清洁→薄涂含烟酰胺的精华液→重点部位点涂过氧苯甲酰凝胶。

吃货必备的防痘食谱(附黑暗料理预警) 杭州网红奶茶店最近推出"战痘特调",杯底铺满绿豆百合冻,中层是芦荟椰奶冰沙,顶层撒苦荞麦片,虽然喝起来像在嚼仙人掌,但确实比麻辣火锅靠谱,真正懂行的吃货都知道:想告别痤疮,牛奶咖啡要戒掉,高糖水果藏着陷阱,就连看似健康的坚果每天也不能超过15颗,倒是可以多吃深海鱼补充Omega-3,用藜麦饭代替白米饭,炒菜时多放些凉拌马齿苋——这种野菜可是天然的消炎高手。

那些年我们信过的偏方有多离谱? 朋友圈流传的牙膏敷脸法,会让氟元素刺激皮肤变薄;土豆片贴痘法,淀粉质反而容易堵塞毛孔;最坑爹的要数凡士林闷痘法,油皮用了直接开启灾难模式,就连某宝热卖的"七天祛痘套装",99%都是激素+抗生素的组合,停用后反弹得更凶猛,与其当小白鼠,不如记住这个万能公式:适度清洁+精简护肤+规律作息=健康肌底。

现在回头看开头小美的遭遇,其实她只需要把棉签用酒精消毒后,轻轻按压已经冒白头的痘痘(注意是按压不是挤压),然后用医用纱布吸出分泌物,最后立刻涂抹茶树精油即可,如果痘痘持续肿大发热,还是乖乖去医院照红蓝光更稳妥,毕竟脸只有一张,别让它成为试错试验田啊!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