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去药店买药,有没有发现很多中药名字都带着"根"字?比如板蓝根、葛根、芦根等等,老中医常说"根药如人扎根大地",这些带根字的药材到底有啥特别?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藏在药柜里的"根"宝贝。
为啥带"根"的中药这么多? 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在中医理论里,植物的根部就像人体的"根基",最能吸收天地精华,很多根类药材都有补益作用,比如补气的人参、温阳的附子,现代研究也发现,根部往往含有更多活性成分,像甘草里的甘草酸、黄芪中的黄芪甲苷,都是治病的"主力军"。
厨房里常见的四大"根"药
-
板蓝根:不只是感冒药 很多人知道板蓝根治感冒,但其实它是个"多面手",这味苦寒的药材不仅能清热解毒,对咽喉肿痛、痄腮(腮腺炎)也有奇效,记得小时候发烧,妈妈总会熬板蓝根水,那股特有的草药香里还带着淡淡甜味,不过要提醒的是,它性寒伤胃,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
-
葛根:颈椎病的天然理疗师 办公室一族注意了!葛根可是对付颈肩酸痛的好东西,它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特别适合长期对着电脑的人,广东人爱煲葛根汤,配上猪骨、玉米,既能缓解疲劳又能清热,但要注意,葛根偏凉性,胃寒腹泻时别急着喝。
-
白茅根:被忽视的止血高手 春天郊游时,老辈人总让我们嚼几根白茅根,这白白嫩嫩的草根其实是止血良药,对鼻出血、尿血都有疗效,它还能清热利尿,夏天用茅根煮水,加点冰糖就是天然凉茶,不过采集时要注意,最好选粗壮的根茎,细弱的药效差些。
-
芦根:被扔掉的养生佳品 吃芦苇笋时剩下的根别丢!芦根可是清肺胃热的好东西,特别是雾霾天,用新鲜芦根煮水,能缓解咽干咳嗽,它药性平和,小孩也能用,但要注意芦根分鲜品和干品,鲜品清热力更强。
药房里的三大"根"氏明星
-
山豆根:嗓子疼的救星 别看名字土气,对付急性咽炎它最在行,这味苦寒的药材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教师、主播这类用嗓过度的职业必备,不过它药性猛,中病即止,不宜长期服用。
-
茜草根:妇科调经的秘密武器 女人月经不调试试茜草根,它能活血祛瘀,对血热引起的崩漏尤其有效,南方人喜欢用茜草根炖鸡,既能调味又能调理身体,但孕妇千万别碰。
-
岗梅根:岭南人的保命丹 在广东、广西一带,岗梅根可是家家必备,它能清热生津、解毒利咽,对付流感、扁桃体炎有一手,民间常用岗梅根配胖大海泡茶,预防呼吸道疾病效果杠杠的。
用根药的小窍门
- 鲜根vs干根:鲜根清热力强(如鲜芦根),干根药性缓和(如干葛根)
- 煎煮时间:根类药材多厚实,建议先煎30分钟再下其他药
- 搭配禁忌:寒性根药(如板蓝根)别和羊肉同煮,温补根药(如人参)少配萝卜
- 储存技巧:晒干的根药要防潮,新鲜根茎可以沙藏保鲜
小心这些"坑" 现在市面上有些伪品以次充好,
- 染色的黄芩根冒充柴胡根
- 提取过的人参根(断面有明显空洞)
- 硫磺熏过的白芷根(颜色过白且刺鼻)
记住口诀:"看纹理、闻气味、尝味道",正规药店购买最保险。
这些带"根"的中药就像埋在土里的宝藏,各有各的绝活,下次抓药时不妨多问问药师,说不定你熟悉的某根草药,正是解决你困扰的钥匙呢!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都在这一根根倔强的生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