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李家楼下新开了家中医诊所,每天路过都能看到排队的人从门口排到马路牙子上,老李这人平时最爱凑热闹,有天非拉着我进去瞧了瞧,好家伙,抓药的大爷大妈们个个手里拎着七八个袋子,诊室里坐诊的老中医跟前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现在这中医馆比超市还热闹啊!"我瞅着墙上挂的"临沂XX中医连锁"牌子嘀咕了一句,老李突然来精神了:"哎你别说,我表弟前阵子就加盟了这家,现在在兰山那边开了第三家分店。"他边说边掏出手机翻出照片,"你看这装修,古色古香的,光设计图就改了八遍......"
看着老李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上个月隔壁王姐提过想转型做健康产业,现在临沂大街小巷确实冒出不少中医馆,有的主打艾灸推拿,有的专攻疑难杂症,但真正能做成连锁的还真不多,这家能让老李表弟连开三家,估计真有点门道。
第二天特意绕到诊所门口,玻璃门上贴着的加盟热线0539-XXXXXXX被晒得有点褪色,但来电显示的红灯时不时就会亮起,站了半小时,光看见三个来咨询的: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拿着笔记本记笔记,两对中年夫妻在问加盟费,还有个退休医生模样的老者在打听技术培训。
中午时分终于逮着个空闲的接待员,小姑娘递过来的加盟手册差点没把我砸晕——整整36页,从店面选址到药材供应,从医师培训到线上营销,连节假日活动方案都列得清清楚楚,最显眼的是首页那个400开头的电话,旁边还标注着"24小时人工接听"。
"其实咱们临沂做中医馆有天然优势。"接待员小张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您看北边有蒙山中药种植基地,南边挨着长三角药材集散地,关键是咱市政府这两年重点扶持中医药产业......"她指着手册里的政策文件复印件,什么"最高30万创业补贴""税收三减三免"看得人眼睛发亮。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去年同学聚会听说老同学张哥在罗庄区开了家理疗馆,当初也是到处考察加盟品牌,翻出他的朋友圈,果然上个月刚发了新店开业的视频,定位显示正是这家连锁的沂河新区店,视频里张哥跟总部派来的指导老师勾肩搭背,配文写着"选对品牌少走十年弯路"。
晚上回家仔细研究加盟手册,发现他们把"小白"创业者拿捏得死死的,不会熬膏药?总部有三十年经验的老师傅手把手教;不懂办证?专门有法务团队负责跑腿;担心客源?开业三天的义诊活动方案都给准备好了,最绝的是"亏损补偿"条款——前六个月营业额不达预期的,直接派运营总监驻店整改。
周末约张哥出来喝酒,几杯下肚终于套出实话。"兄弟我当初对比了七家加盟品牌,就这家最实在。"他指着手机上的订单数据,"你看上个月,光三伏贴这个项目就卖了两千多份,很多都是老顾客带新客。"说着突然压低声音,"最重要的是他们给的药材渠道价,比我自己找供应商便宜将近四成......"
现在每次路过那家诊所,看着橱窗里"免费把脉"的告示牌,总会想起老李说的"健康产业是下一个风口",加盟电话0539-XXXXXXX在招牌上特别显眼,据说最近咨询量暴增,客服姑娘们都开始轮班倒,要是真有心在临沂闯出点名堂,这种既有政府支持又有成熟模式的机会,确实值得打电话